•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這條路他們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涼山”

      2020-09-09 16:30: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8 月底的云南天氣轉涼,學生們陸續返校。中午的下課鈴響了,海安支教老師王加云布置完作業,便一路小跑往宿舍趕,給在這里讀高二的兒子陸地做午飯。這是她第二次來到寧蒗寧海民族中學支教。10 分鐘后,剛上完地理課的陸地也往宿舍趕,而他的地理老師,正是王加云第一次支教時的學生王庭紅。" 我當年教的學生,現在教我兒子,學生剛認識我時是 16 歲,兒子剛認識他時也是 16 歲。" 在云南寧蒗,王加云時常感嘆這個奇妙的人生際遇。

        △云南省寧蒗民族中學

        寧海之約:用木材換人才

        這場奇妙際遇的背后,是一個長達 32 年的約定。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全縣教育起步晚,起點低,底子薄。直到 1988 年,全縣還沒有一個人考取本科。1988 年,寧蒗縣與江蘇南通海安縣簽署協議,以木材換人才。

        △云南省麗江市寧蒗

        " 當時海安需要木材,我們需要人才,雙方根據相互需要達成協議,以木材換人才的方式搞教育合作,也是一種互惠互利。" 寧蒗縣教育體育局局長張達峰說。于是,1988 年 8 月,35 名海安教師跨越八千里路來到寧蒗,開啟了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西部貧困地區合作開展教育扶貧的先河。

        △學校教學樓

        △操場上運動的學生

        " 第一次來寧蒗的時候很不習慣,供水經常中斷,因為高原反應時常頭疼,但想了想,前幾批來支教的老師要艱難得多,喝水都要自己拿著桶上山去打,還要自己過濾,我就鼓勵自己慢慢克服。"2001 年,作為第四批海安赴寧蒗支教教師,王加云和丈夫陸瑞華一同來支教。" 我愛人之前身體一直不好,我們一直沒要孩子,到了這之后換了環境,身體也慢慢好轉了。"2004 年,王加云結束了 3 年的支教生活回到家鄉海安,同年生下兒子陸地。

        △海安教師王加云

        海安老師赴寧蒗的支教一批批進行著,到了 2019 年,第十批支教團組建之時,王加云和丈夫又一次報了名。" 一直都想找機會看看我們年輕時奮斗過的地方,正好孩子也大了,一起帶來,讓他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吃點苦,將來學會感恩。"

        再次來到寧蒗,王加云驚喜地看到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來這里至少要花三天時間,現在一天就能到,各方面的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學生也增加了好幾倍。"

        "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

        最讓王加云驚喜的是,許多同事都是她曾經的學生。" 至少五個老師都是我之前教過的,兩個和我一樣是英語老師,現在一起備課,還有王庭紅老師,現在教我兒子。"

        △王庭紅在輔導王加云的兒子

        " 王老師剛開始沒認出來我,但我對她印象很深,現在還會夢到她在班上聽寫英語單詞。" 談到再次與王加云相遇,王庭紅不禁感慨人生的奇妙,第一次體會到那句 "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去年 10 月,腿傷還沒完全恢復的王庭紅一瘸一拐地走進辦公室,看到了正在備課的王加云。" 她一說話我就認出來了,瞬間仿佛穿越了,回到了高中時的課堂。" 王庭紅說。

        △王加云和她曾經的學生王庭紅

        15 年后重返故地,看到自己的學生也成了老師,王加云心中除了欣喜,更多的是欣慰,"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傳承。" 而王加云等海安老師的言傳身教,也默默塑造著王庭紅的教學理念。" 除了抓好孩子們的功課,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去感受更廣闊的天地。"

        △王庭紅在上課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曾受教于海安支教老師孫錦群的郭蘭金、羅興旺等人,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的三尺講臺,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海安老師指導的盧志強、楊斌等幾批青年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 做一個好老師,不如帶出一幫好老師。" 這是所有海安支教老師的共識。

        寧蒗寧海民族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李學高,也是海安老師的學生。1995 年他以寧蒗縣文科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云南師范大學,大學畢業后回到寧蒗,成為一名政治老師。20 多年來,海安老師的教學理念也一直影響著李學高。" 海安老師過來支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方法,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今活躍在寧蒗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很多都是海安老師的學生。" 在李學高看來," 寧海之約 " 不僅讓少數民族的學生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也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轉變。

        從 35 到 281," 海安舅舅 " 情灑小涼山

        如今,木材供應早已不再緊張,寧蒗也早因水土保持禁伐森林。" 木材換人才 " 的故事成為了過去,但寧海之約一直在延續。32 年間,陸續有 281 人次的海安老師從黃海之濱奔赴彩云之南,把愛和知識播撒在小涼山。他們累計為寧蒗培養初、高中畢業生 2 萬多名,輸送中專、大學生 1 萬多名。其中有很多人畢業后陸續返回寧蒗,奮戰在當地的教育、建筑、醫療、商業等領域,為建設小涼山最美彝鄉貢獻著各自的力量。

        △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榮獲江蘇 " 時代楷模 " 稱號,江蘇電視臺供圖

        " 寧海之約發展到今天主要是一種扶貧的模式了。長期的扶貧靠教育,所以教育扶貧在我們涼山地區現在尤為重要。" 寧蒗縣教育體育局局長張達峰說。寧蒗人也把當地最尊貴的稱呼 " 舅舅 " 送給海安老師,親切地稱呼他們為 " 海安舅舅 "。在寧蒗縣,摩梭家庭舅舅承擔了家庭中的重活累活,受到姐妹兒女的敬畏和尊重。" 海安舅舅 " 這個稱呼,是寧蒗人民對海安教師的最大肯定。

        高校陸續開學,寧蒗寧海民族中學 2020 屆畢業班的學生正接連奔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個城市讀書深造。孩子們走出大山,寧蒗寧海民族中學副校長、海安第十輪支教領隊陶長江講起來,無比自豪。" 一個孩子走出大山,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或許就能帶領一個家脫貧。" 這也代表了很多海安老師最樸素的心聲。(記者 白雪銀 / 文 王曦 / 攝)

      [責任編輯:張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一个人的突击队3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美女邪恶色动图gig27报|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高潮|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看|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免费看一级黄色毛片|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japanese性暴力|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五月婷婷俺也去开心|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冲田杏梨在线中文字幕全集| 青青草91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已婚同事11p|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91制片厂在线播放|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桶|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日本里番全彩acg里番下拉式 | 北条麻妃在线观看视频| 陪读妇乱子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