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小程序助推抗疫“加速度”,這個畢業生太牛了
三湘都市報4月17日訊(通訊員 廖一霖 張懿靜 記者 劉鎮東 黃京)只要拿出手機掃描門口的二維碼,信息瞬間就載入了后臺管理系統,能自動辨識進出人員的近期流動和是否接觸了感染人員狀況……4月8日,封印了77天的武漢重啟,但解封不等于解防,社區防控、學校復學壓力大,而這一壓力在武漢一學校家屬小區里顯得較為輕松。據了解,這套信息采集系統從二月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就開始投入小區使用,保證了整個疫情期間學校家屬區防疫到位,管控有序,人員出入平安無事。
由于成效顯著,該所武漢學校打算復學后推廣到全校師生。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神奇的信息系統并非科研機構研發,也不是學校從市場定購,而是一位1996年出生的湖南小伙子通宵達旦三天開發的一個小程序,是他抗疫公益服務的項目之一。這位湖南小伙子就是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電信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曹濤。其實自從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曹濤就全身心投入了IT抗疫的戰場上,先后參與開發了50余個小程序,助力防疫抗疫和復學復工,除了學校之外,還廣泛用于鐵路、醫院和銀行等單位。
“智能報修”,成就智慧校園IT小能人
曹濤是湖南祁東人,2015年9月-2018年6月就讀于湖南高速鐵路職院鐵道通信信號專業,學生時代起就對電腦編程產生了濃厚興趣,鐵道通信信號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學校新媒體中心的社團實踐,更加讓他如魚得水,腦洞大開。在該校電信學院和宣傳部老師指導下他開發了一系列智慧校園應用服務,“智能報修寶”就是其中代表。2016年初的一天,曹濤因宿舍的燈壞了到后勤處報修,按要求填寫好報修單后,本想問管理員什么時候能修好,卻看到桌上已堆積了一疊報修單,他心想:這報修要一趟趟跑,維修要一張張排,工作效率也太低了吧,要是有個系統能把報修和維修的信息整合在一個平臺,方便師生不用來回跑就好了。
曹濤說干就干,他在老師的指導下梳理報修、維修工作流程,自己編寫代碼,反復修改程序,終于開發出“后勤報修寶”系統,讓師生足不出戶就能在線上完成報修,后勤處根據報修信息不僅可以合理安排維修時段,還能將維修情況及時反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校園信息化建設。“后勤報修寶”于2016年6月在學校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后來又經騰訊公司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在全國高校推廣,目前已累計500+高校接入使用,該項目在2017年騰訊QQ智慧校園應用開發暨創意設計大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此外,曹濤利用自己編程特長還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創業競賽,在“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湖南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中多次獲得大獎。
技能建功,榮登全路青年崗位能手榜
2018年6月曹濤畢業后因成績優異、特長突出被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錄用,分配到昆明電務段,段里非常看中他的特殊才華,更加注重培養和激發他的潛能,為了將自己的技能特長融入本職工作中,他更加忘我的鉆研計算機應用技術和鐵路通信信號技術的融合,經常給段里和集團開發一些實用、便捷的工作小程序,敬業的態度、顯著的特長和過硬的技能為他贏得了頻頻點贊,2018年他被中國共青團全國鐵道團委授予“全國鐵路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而這次IT抗疫的經歷也始于臨危受命接受單位布置的緊急任務。今年春節是他工作后第一次休假回老家,他是1月24日回到家,一踏進家門期盼已久的父母拉著他噓寒問暖,可屁股還沒坐熱就接到單位電話要他幫助篩選本單位與新冠肺炎患者同乘的情況。此時,媒體正報道武漢封城的消息,這讓他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放下母親做的家鄉美食,曹濤立即投入了工作。本來單位只是要他單純地統計和匯總人員信息,但他發現,中央媒體、各級政府都在發布尋找同乘人員的信息,但由于數據繁多雜亂,很難準確追蹤到是否與確診患者同乘。于是,他萌生了利用微信開發同乘車次查詢小程序的念頭。就這樣他利用大學時期積累的編程知識,衣不解帶埋頭苦干了三天,小程序終于出爐。他迫不及待將它進行單位人員出行信息測試,程序十分好用,能迅速排查出與患者同乘的信息。這個一年才回家一次的假期,原本是他最期盼的和家人團聚、自己最休閑放松的休大假,結果卻變成了扎扎實實的抗疫季,白天忙得顧不上吃飯,晚上通宵寫代碼直到天亮。雖然自己沒時間與家人共敘天倫,但他說:“我的程序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們交叉感染風險,就是給段里的同事、給更多的人留駐了假日的安寧與歡樂。”
百萬酬金,不敵95后黨員的初心使命
在開發同乘車次查詢小程序獲得成功后,他主動結束休假,提前回到工作崗位,又陸續在本單位企業微信平臺上發布了職工疫情調查、疫情同乘車次查詢、職工健康每日打卡、疫情人員位置自動上報等多個應用小程序。同時,他還加入了騰訊戰“疫”開發者聯盟,為全國各地的社區、企事業單位提供抗疫志愿服務。前文中武漢市某職業技術學院的人員登記信息管理系統就是其中一項。此外他為河南省某定點醫院開發了人員進出登記系統,為黑龍江省某銀行分行開發了電子通行系統等,從1月底至今,短短兩個多月,他利用業余時間一共開發了50余個和抗疫有關的小程序,為三家單位提供了遠程技術支持,大大地提高了抗疫工作效率,只要是抗疫或復工需要,他基本有求必應,不計報酬,全部都是公益志愿服務,這期間他多次拒絕了開發一個小程序收益幾萬元的工作邀約。
還不滿24歲的曹濤在大學時期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已經是一名有著5年黨齡的年青的“老黨員”。“湖南高鐵職院的創新實踐激發了我最初的編程潛能,黨旗下的誓言一直激勵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而昆明鐵路局的工作經歷讓我更深地體會到鐵路人的使命擔當”他說,無論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還是一名新時代的鐵路青年,國有危難,都應該挺身而出,很高興能用自己的特長為抗疫盡到綿薄之力。
現在,曹濤一方面堅守在自己鐵路信號工崗位上,全力投入鐵路安全生產助力復產復工的工作中,一方面還在繼續關注防疫抗疫最新動態、關注母校復學的準備近況,他表示只要母校有需要,他隨時都在待機狀態,他也將一如既往繼續為學校、企業提供遠程技術維護等公益志愿服務,幫助更多的單位復工復產和復學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