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保障線|武漢四小伙為封閉小區逾四千戶家庭代買、送物資

      2020-02-18 11:56:00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志愿者給住戶搬運、配送生活物資。均為受訪者供圖2月15日,武漢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大雪,冷風肆虐。而在武漢市洪山區保利公園九里小區,小楊、石浩(化名)等在內的四名志愿者卻冒著風雪給小區4000多戶家庭采買、搬運生活物資。

        在疫情襲擊下,該小區有39例疑似病例、18例確診病例,全小區采取封閉式管理,導致住戶購買生活用品成為難題。得知情況后,小楊、石浩(化名)等四名小伙自發成為志愿者,每日給住戶采買、搬運生活用品,平均每人每天能配送100多戶。

        “我是這樣想的,用我一個人的辛苦和一些風險,去換來4000多戶人家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我覺得是值得的。”志愿者小楊告訴澎湃新聞,他們的行為能減少住戶在外活動,降低全小區感染風險,“在疫情面前,我們只是希望能奉獻一份力量。”

        志愿者小楊搬運面粉自發服務住戶,每天工作10多小時

        家住陜西延安的小楊,去年剛從大學畢業,在武漢從事房地產相關的工作。今年是工作后第一年小楊本想回家過年,卻被意想不到的疫情和“封城”阻斷回家之路,獨自留在武漢過年。

        “年后,我有一位住在洪山區九里小區的朋友和說,九里小區90%以上的業主都因為居家隔離,導致嚴重缺乏生活用品,有時做飯都需要去鄰居家借米和面。”這番話觸動了小楊,“聽到之后覺得很心酸,當時就想,我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輕有勁,就過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2月10日,小楊聯系了公司的另一名同事小袁,在和物業溝通后,兩個人前往九里小區當起了居民物資保障志愿者。得知小區來了兩名志愿者,住在小區里的石浩和另一名朋友,也加入到了小楊的隊伍。四個年輕人,承擔起了整個小區40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資采買和上門送貨。

        “主要是蔬菜、大米、藥品和取快遞,其中米是最缺的,大概100戶都缺米,今天(2月16日)就送了40戶,其次就是蔬菜,每天都要采購蔬菜。”石浩說,小區物業和相關商家會把志愿者的聯系方式發到業主群,有需要的業主就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和他們聯系。

        小楊和同事小袁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但兩個人每天上午9點多就到達九里小區開始工作,晚上一般到7點多才回家,一天要工作10多小時。而石浩因為住得比較近,常常9點多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第一次配送的時候速度還比較慢,四五十戶物資就送了一整天,但現在熟練了,速度就會快很多,最多時候一天就送了80多戶蔬菜,中間再去拿四五個快遞。”石浩說,在工作時,自己的手機微信幾乎一直在響。

        為了節省穿脫防護服的時間、減少感染風險,四名志愿者經常不吃午飯,“有時候也是沒有時間吃午飯,喝水一天也就喝幾口,就可以減少上廁所,一整天都在忙。”小楊說,工作忙碌程度還能接受,但有時會比較累,“我們經常要把50多斤的面粉和大米,從小區門口扛到業主家門口,偶爾也會導致肌肉拉傷。”

        忙碌一天下來,小楊一個人可以服務100多戶業主,也會因為物資品類的不同而配送速度不一,“蔬菜、大米這些配送會相對快捷一點,雞蛋這種難度就會大一些。”最多的時候,小楊一天能服務一百三四十戶業主。

        在小楊服務的住戶中,大多數為老人、殘疾人或孕婦,“有些是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爸爸在外地不能回來的,我們也會幫忙采購搬運。”小楊說,對于這些沒有采購能力的家庭,他都是無償配送,但考慮到每天需要消耗防護服、口罩、手套等用品,對于普通業主他會收取10元的配送費。

        5歲孩子送給小楊的可樂和卡片有孩子送瓶可樂,業主送口罩手套表感謝

        雖然每天都奔波在路上,但小楊告訴澎湃新聞,并不覺得很辛苦,“因為我覺得我是在做正能量的事情,我感覺我很快樂,有很多人都得到了我的幫助,我真的很欣慰。”即使在前兩天的配送過程中,不小心拉傷了腿部肌肉,小楊也仍然堅持“在線”。

        這些年輕志愿者奔波的身影,也被小區的住戶們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在配送時,為了減少接觸,小楊他們總是把東西放在門外,敲敲門,等他們走了,業主再開門取,雖然和很多業主從未謀面,但小楊經常會在業主門口看到提前給他擺放好的口罩、手套、護膚品等。“還有的住戶會和我說,小楊啊,我少買一點,我怕你辛苦。”小楊說。

        “還有藥店的老板,每次買藥老板都會給我們消消毒,知道我肌肉拉傷了,還送給我治跌打損傷的藥。”小楊說,小區里物業和保安都對他們很熱情,也時常關心提醒他們。

        有一件事讓小楊印象特別深刻。有一次他幫一戶家庭前往超市采購產品,買了整整兩大袋,在把物資放到住戶家門口時,一個孩子打開了家門,遞給小楊一瓶可樂,上面用一張紙剪裁成愛心的形狀,歪歪扭扭的寫了五個字——叔叔辛苦了。

        這讓小楊非常感動,“當時我已經很累很累了,滿頭大汗,但看著這個字條真的很高興,感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善良的人,有很多人都看到我們的努力和付出。”

        石浩也曾收到過一份特別的禮物,“是一個手工做的小球,上面掛著一個小卡片,寫了對我說的話——感謝您在危險時期、寒冷的雨雪天為我們送菜,您辛苦了!”除了感動似乎很難再找到其他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石浩講到這里的時候甚至一度有些哽咽。

        “為了大家有菜、有米、有水果吃,這些孩子真的太辛苦了。”住戶曾女士說,在小區封閉管理后,物業也曾組織過兩三次團購蔬菜,但并不能完全滿足所有住戶的需求,直到小楊他們的加入,才解決了被隔離用戶的生活難題。

        石浩收到的感謝卡片和手工球。“只要疫情沒過去,都會做下去”

        堅持為住戶們采買、配送生活物資,除了奔波給身體帶來的倦累,感染風險是志愿者們所面臨最嚴峻的問題。

        “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害怕也是肯定的,但我早就做好了準備。”小楊說,自己每次工作都會做好防護措施,手套一天都會換五六個。而石浩每天忙碌到晚上9點多,到家哪怕再累,都會第一時間洗澡換衣服,“讓自己盡量保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狀態,其他的就只能祝自己好運了。”

        但家人得知他們想去做志愿者時,是極力反對,“父母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他們覺得就我這么一個兒子,萬一出了啥事咋辦?會有這種心態,我就瞞著他們,自己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小楊說,等疫情過去了他會和父母坦白,相信他們能夠理解。

        還會做多久的志愿者?小楊表示: “只要這個疫情一天沒有過去,只要這個小區還需要志愿者,我就會一直干下去,除非累得動不了了。”

        每晚忙完回到宿舍,小楊都會聽一首歌——《太陽》,他覺得這首歌最能給他動力和力量,“無畏風雨,別忘記還有我站在這里,我只想做你的太陽,你的太陽。”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李嫻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偷偷久久做嫩草电影院|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女人18一级毛片水真多|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日本肉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卡| 鬼作动漫1~6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5566中文字幕|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japanese中文字幕|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 老司机免费在线| 国产一级黄色电影| 高龄五十路中出|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在线视频网站WWW色|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j8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又硬男男 |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黑白禁区高清免费观看全集电视剧|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