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一閘開航萬船安——回首新中國第一座大型船閘

      2019-10-28 16:55:00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字號

        本網訊 1970年12月26日深夜,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批復稿上落筆寫下:“贊成修建此壩”。葛洲壩工程由此“上馬”。此前的調研、討論,已不可計數。

        20世紀60年代,電燈早已在城市中普及,“提著瓶子排隊打煤油”卻成了湖北街頭一景。缺電,更是滯緩了湖北、湘西、豫西、川東廣大地區的企業生產和農業排灌。

        修建葛洲壩工程,正為解此燃眉之急。1970年12月30日,長江上第一個巨大水壩破土動工。1981年6月,葛洲壩水庫蓄水、船閘試航成功。如今,“高峽出平湖”已近40年。

        全國專家會議開了上百次 

        長江浩蕩,穿三峽,出南津關,流向陡轉,江面由300米寬至2200米。在南津關下游宜昌市西郊約5公里處,有兩個江心小島——葛洲壩和西壩,把長江天然地一分為三——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是長江的主要河槽,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就是利用這一有利地形,橫切長江而建。

        為紀念毛主席1958年3月30日視察三峽和葛洲壩壩址,葛洲壩工程又稱為“330工程”。1970年12月30日,湖北省原省長、“330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長張體學為壩基挖了第一鍬土,十幾萬人的建設大軍開始修建這個當時新中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葛洲壩工程采取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全國1300余家企業和單位承擔了科研任務,全國專家會議開了上百次,拿出了上千項科研成果,200萬余張圖紙重達100余噸,研制了數以萬計的設備……

        葛洲壩樞紐總體設計方案的指導原則由周恩來總理審定。1972年,他在主持成立葛洲壩三峽工程技術委員會時表示,如果船閘不通航或減少航運,葛洲壩要停下來。交通部要全力以赴,長江不通航,是交通部的責任。

        交通部先后組織了近200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設計工作,10余年間,完成了航運規劃,通航建筑物的初步設計、總圖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為滿足航運需求,交通部門將原設計的一線通航改為二條航線,同時建設三個大型船閘,可通行萬噸級船隊,單向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少有先例。

        為船閘修建的2號船閘人字門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門”,閘門高34米、寬近20米。由于當時施工條件差,沒有大型起重運輸設備,制造廠只能先將門葉橫向分別制造,到工地后拼裝焊接成整體。

        葛洲壩機電公司原總工程師,現已85歲的王守運回憶說:“2號船閘下閘首門體分為10節制造,每節重60噸,設計規定人字閘門體焊完后,任何方向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5毫米。這是從未有過的技術要求,但在長達兩個月的焊接過程中,焊接變形始終被控制在設計標準內。”

        1981年1月3日19時52分許,當運載卡車拋投下最后一車石料,葛洲壩大江截流順利完成,原計劃7天,結果僅用36小時就完成了壯舉。當年6月27日,三江航道正式通航,2號、3號閘投入運行,葛洲壩一期工程主體宣告建成。 

        通航38年累計運行53萬閘次 

        三峽難行,古已有之。宜昌以上的川江天然航道,險灘多,水面坡降大,水流湍急,通航條件差。灘險,尤以崆嶺灘為甚,船行至此,稍有疏忽即撞沉。“跑江人”也因此被稱為最艱苦的職業之一,所謂“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如今,“川江不夜航”早已成為歷史。葛洲壩工程抬高了三峽河段的水位,壩上約120公里的自然航道變為庫區航道,眾多急流險灘被淹沒,航行條件大為改善。拓寬的航道可常年通航由800噸級、1000噸級船舶組成的大型頂推船隊,年通過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頂推船隊往返宜昌與重慶僅需6天。

        1981年,葛洲壩船閘年通過量不足400萬噸, 2011年突破1億噸, 2018年達1.49億噸,較通航之初增長了30余倍。通航38年,葛洲壩船閘累計運行53萬余閘次,通過客貨船舶247萬余艘次,安全渡運旅客7634萬余人次,成了名副其實的“萬里長江第一閘”。

        葛洲壩工程的修建為三峽工程積累了諸多重要經驗,三峽工程通航后,葛洲壩樞紐成為三峽水利樞紐下游航運梯級和反調節樞紐。

        2016年9月18日,從三峽大壩上游海拔150.5米的高峽平湖出發,“長江三峽9號”輪完成了三峽升船機首次試通航之旅。在位于升船機以北不足一公里處的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一艘艘萬噸級巨輪同往常一樣,有序列隊上上下下,進出閘室。自此,輪船在三峽過閘被比作“大船爬樓梯、小船乘電梯”。

        “長江三峽9號”輪船長陳國海說,承船廂載著水和船提升的整個過程都非常平穩,廂內水面幾乎感覺不到任何晃動。乘升船機從下游到上游靠船墩只用了不到1小時。而過去十幾年來,船舶每次經三峽船閘過壩,往往要花4個多小時。

        “跑江人”的苦,如今也能在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得到撫慰。這是長江上首個專為船員打造的通航綜合服務區,今年4月開始運行。服務區由綠色通航服務站、過閘船舶安檢站、三峽水上溫情驛站構成。在這里,船員不用上岸就能理發、就醫、購物、收發快遞。

        “服務區在環保方面做得很好,我們不用自己發電了,大家的生活工作環境都好多了。”跑了39年船的“船老大”周金生說,在綠色通航服務站用上了船電寶,待閘時就能充電,船上不見了柴油發電機開動時的黑煙,所有生活垃圾也可回收。類似的水上服務區,不久將在沿江各地普及。

        改變一旦發生,如河開雁來。航運條件的改善,還促成了水上旅游經濟發展。乘坐游輪,一日看盡江邊景,長江航運發展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奔騰億萬年的“天險”大江,變成了真正的黃金水道。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教室|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 特级淫片国产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v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久久|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观看| 18男同少爷ktv飞机视频| 我就想添50多的老女人水很多|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网站| 女主调教贱女m视频| 中国嫩模一级毛片| 樱花草在线播放免费|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电影|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69|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作文高清| 日本工口里番h彩色无遮挡全彩 |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91麻豆最新在线人成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波多野结衣教师诱惑|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网| 国产午夜一级鲁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