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獨家視頻丨驚心動魄,震撼感動!中國航天首次海上發射紀實

      2019-06-12 15:22: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點火發射瞬間

        6月5日中午12點0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我國首次海上航天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海射技術的國家。

        發射團隊合影

        從5月29日火箭第一次登上海上發射平臺,到科研人員第一次出海;火箭第一次“架”在移動的平臺上;第一次需要來回換船才能完成工作;直到第一次實現海上發射! 這倒計時六天里的意外和挑戰,讓中國航天的又一次突破彌足珍貴。

        為了記錄下這些中國航天寶貴的第一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跟隨發射團隊一同出發,獨家記錄了從火箭運抵海上,到最終成功發射的全過程。 一起跟隨央視記者全程回看中國航天首次海上發射,再一次感受這次驚心動魄卻震撼感動的航天壯舉。

        獨家微視頻:中國首次海上航天發射全記錄

        2019年5月29日16:45 發射進入倒計時

        距離預定發射時間還有八天,長征11號固體運載火箭第一次登上了海上發射平臺。自此,首次海上航天發射任務進入倒計時。

        長十一火箭全長近21米,直徑2米,長度幾乎只有其他火箭的一半,是長征系列火箭中唯一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的。固體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在火箭內,并長期貯存,免去了液體火箭在臨發射前燃料加注等流程。

        長十一將在面積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的發射平臺上,顯得越發嬌小,而靈活機動是她最大的優勢。

        在全新的水上環境中,新技術、新流程、新模式給發射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鸺l射用的是經駁船改造的一個特殊發射平臺,而發出火箭點火指令的卻是在距離這個發射平臺3公里的保障船上,兩者之間利用無線信號進行通信。在測試中,海上多變的天氣與船體的運動讓發射平臺和保障船之間的通訊信號出現了不穩定。

        變化突如其來 演練能否如期進行?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發射團隊原有計劃被打破,他們必須在最后一次發射演練前拿出解決辦法,而這時距離火箭出發前往發射海域只有不到48小時。演練還能如期進行嗎?

        根據充分地測試和計算,搭載方案的變化不影響火箭的正常飛行,團隊決定仍然采用原發射方案。盡管做了充分準備,但是就在演練即將開始前,還是出現了打雷和降雨。海上發射最怕的就是極端天氣,通訊、測試、指揮信號一旦受到影響,將會導致演練的失敗。

        此時,發射團隊只能選擇等待,希望雨能夠盡早停下來。然而一個半小時過去了,風雨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團隊只能選擇冒雨演練。

        幾天幾夜沒合眼 最終考驗即將到來

        最后一次演練在風雨中成功完成,這也意味著整個發射團隊可以開赴預定海域執行發射任務了。對于第一次在海上執行任務的發射團隊來說,這一次海上旅程,是人生多了一次經歷,心中也多了一份牽掛。

        2019年6月2日 8:30 火箭出征前4小時

        前方任務指揮部出征預備會現場:建議北京時間6月5日12:06:00至17:00:00,瞄準窗口前沿實施發射,匯報完畢。

        距離發射還有3天,接下來這些航天人要經歷一天一夜的航行,才能抵達預定發射海域。

        雖然他們已經有幾天幾夜沒有合眼,但想到即將開啟的這段首次海上之旅,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神情。

        天氣復雜多變 發射人員倍感壓力

        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船隊順利起航,奔向發射預定海域,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這一趟航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也跟隨發射團隊出發了。

        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要應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復雜多變的天氣。沒想到,發射船隊剛到預定海域,還真趕上了惡劣的天氣。

        由于火箭發射的位置和軌跡都是經過精確計算后提前確定好的,所以要保證火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平臺必須準確停泊在預定位置?捎捎陲L浪的強度超出預期,發射平臺一直無法完成拋錨。

        距離火箭發射還有不到30個小時,張飛霆和同事們終于艱難登船。這一天,他們要完成各項測試工作,大風、巨浪,再加上暈船反應和所剩無幾的時間,讓所有人都倍感壓力。

        筑夢海天 決戰的24小時

        暴雨,風浪,鹽霧,隊員們克服重重阻礙,為的就是長征11號能夠順利完成首次海上發射任務。

        張飛霆是這天在發射平臺上穿梭最多的人。作為型號總體設計師,他需要對每一個發射環節的測試狀態進行流程對接和技術確認。

        運載火箭系統復雜,在陸地上發射時就需要大量場地進行相關設備的布放。然而這次,各個系統被塞進了一個個小集裝箱里。

        海上的高鹽度高濕度對于火箭這種精密裝備來說,如果細節處理不好,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影響。保護設備對抗海上的惡劣環境,是這里幾乎每一個崗位都要攻克的難題。

        還有不到4個小時,火箭就將飛上太空。而整個團隊從最初的設計到今天的發射,歷時超過3年。3年中他們克服了無數困難,熬過了一個又一個難眠的夜晚。

        央視記者 李廈:現在是6月5日的11點30分,長十一火箭在發射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現在發射平臺的所有工作人員全部要撤離到這個保障船上,我國海上發射即將進入最后的倒計時。

        2019年6月5日12時6分,這是這群航天人的圓夢時刻。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預定海域點火升空,成功將七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標志著中國首次海上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取得成功。中國的航天人三年的努力換來了海上升利箭的震撼場面。

        海上發射不容易,但他卻能大幅提高火箭發射的安全性。最直觀的就是,海面遠離人口稠密地區,通過海上航行可以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點,這就有效解決了火箭飛行過程中殘骸落區的安全性問題。航天人這三年的努力,讓我們換一種方式問鼎蒼穹。

      [責任編輯:王怡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69xx免费观看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香蕉在线观看网站|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丰满熟妇乱又伦|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国产乱子伦一级毛片|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亚洲图片欧美小说|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国产美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中文字幕在第10页线观看| 欧美一区2区三区4区公司贰佰|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 老师粗又长好猛好爽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 日韩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青|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爱情岛论坛免费视频| 噜噜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