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推進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寫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

      2019-06-04 22:5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題:推進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寫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高敬、王優玲

        這是一件人人身邊的小事,也是一件關系社會文明水平的大事,還是一件影響中國綠色發展轉型的實事。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總書記號召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場化垃圾分類為全民行動,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

        向垃圾說“不”——這是關系群眾生活的民生“小事”,更是保護資源環境的一件大事 

        白墻黛瓦、街巷干凈,家家門口栽樹種花,村民怡然自得,一派和諧的田園風景。很難想象,幾年前的六角塘村還是一個臟亂差典型。

        六角塘村在浙江省金華市。幾年前,村民們下決心從垃圾入手整治全村環境。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放著兩個統一制式的垃圾桶——綠色的垃圾桶上寫著“可腐爛垃圾”,藍色的垃圾桶上寫著“不可腐爛垃圾”。

        一些人家的外墻上掛著小牌子,“美麗家庭示范戶”“美麗庭院戶”“垃圾分類能手”等榮譽徽章展示在上面。誰家垃圾分類做得好,誰家垃圾分類做得差,一目了然。

        不少村民說,以前村里垃圾遍地,蚊蠅多,夏天都不敢開窗,推行垃圾分類后,垃圾不落地,村里干凈了不少,很多城里人也來村里玩。

        從抓垃圾分類開始,村民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如今的六角塘村美起來了。村里還建成全國第一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藝術展館,吸引了各地的參觀者。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將垃圾分類這件事兒看得很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是重要會議還是國內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問起垃圾分類進展情況,點贊一些地方垃圾分類做法,要求扎扎實實推進這項工作。

        2016年12月21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召開。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總書記強調說。

        今年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走進北京市東城區草廠四條胡同。

        “小時候,我住在胡同里,都是晚上倒垃圾。現在,條件好了,環境美了,一定要搞好垃圾分類和回收處理。這對我們物業管理的要求又高了,管理難度也大了。要加強管理,不斷增加這方面的投入。”總書記對社區工作人員和群眾說。

        習近平總書記還對群眾說:“從每家每戶開始就要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這個習慣。”

        垃圾“小事”,為何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垃圾問題可不是小問題。一些農村垃圾傾倒在河邊,污染了河水和土壤。一些城市垃圾填埋場用地緊張,垃圾都快沒地方倒了。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成為城鄉發展的“痛點”之一。

        隨著城市加速擴張,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垃圾產生量也在持續增長。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一年已經超過2億噸。

        垃圾問題解決不好,群眾不答應。垃圾分類,是生產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的產物,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培養垃圾分類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可以促進群眾逐步形成綠色生活方式。而不管是垃圾分類投放還是收集、轉運、處理各個環節,都需要資金投入,必須有相應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印發實施,提出到2020年底前,我國將在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屆時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垃圾分類,中國這道關系群眾生活環境、社會綠色發展的必答題,擁有了破題的堅實基礎。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垃圾沒分類都覺得不習慣了” 

        記者日前在上海采訪時看到,早晨七點半,嘉定區趙巷村的垃圾投放點熱鬧而有序。

        志愿者顧彩娥熱情招呼前來扔垃圾的居民趙根發,熟練地掃碼登記。“滴”的一聲后,趙根發收好自己的“綠色賬戶”二維碼,在垃圾廂房配置的洗手臺前一邊洗手,一邊對記者說:“月底我的‘綠色賬戶’就能有五六百分積分,可以換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綠色賬戶”是上海市在垃圾分類激勵機制上的創新,向參與垃圾干濕分類的家庭發放。居民只要每天早晚定時定點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就可以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物品或購物優惠券等。如今,上海的“綠色賬戶”已經發卡500多萬張。

        能爛在地里的就是濕垃圾,不會爛的就是干垃圾——簡明兩句話,居民們記得滾瓜爛熟。有居民說:“垃圾沒分類都覺得不習慣了。”

        2018年11月,在上海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聽了幾位年輕黨員交流社區垃圾分類推廣的做法后表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居民垃圾分類投放僅僅是第一步。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等多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為嚴防“源頭分類、中端混運、后端混合”問題出現,江蘇省蘇州市加強監督考核,通過第三方單獨收運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等措施,加強對既有分類小區的長效管理,重點加強對混收混運的監督管理。

        這個市還在“蘇州垃圾分類”微信平臺開設了混收混運舉報通道。市民如果發現混合收運行為,就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進行檢舉監督。對于發現混收混運的居民小區,當地將取消垃圾分類小區稱號,進行通報批評,并給予舉報市民200元的現金獎勵。

        深圳是我國較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城市,也創造了不少“高招”——結合當地特點,對產生量大、產生源相對集中、處理技術工藝相對成熟的綠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廚垃圾實行大類別專項分流處理。

        如一些公園綠化垃圾“變廢為寶”,成為肥料或燃料。全市建成30處中小型處理設施,市政公園綠化垃圾就地就近粉碎回填利用,基本不出園。道路綠化垃圾在綠化樹枝粉碎場粉碎后可以漚肥再利用,或送到生物質電廠作為燃料。

        對損害生態環境的有害垃圾,全市設置了2.4萬個廢電池回收箱、1.2萬個廢燈管回收箱,委托專業公司進行分類收運、無害化處理。2018年深圳市回收了72噸電池、135噸燈管。

        上海、廈門、西寧、廣州等近30個城市出臺了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條例或管理辦法,對垃圾分類鏈條上各相關方責任進行了明確。

        培養垃圾分類意識是推進這件民生“小事”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湖南長沙縣湘瑞社區,就有這樣一支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宣傳員”“指導員”隊伍。

        “自從社區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小區經常組織好多有趣的活動,居民們學到了不少垃圾分類的知識,效果特別好。”小區的環保志愿者梁細保說。經過大力宣傳,社區的廚余濕垃圾從之前完全混合在其他垃圾中,變為每天能分出一車濕垃圾。

        “沒有分類以前,我們每天要拉18車垃圾,現在每天只有12車了。”負責收運小區垃圾的工作人員說,減少的6車垃圾,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和干電池類,進了社區設立的小藍屋,實現了資源回收再利用。

        在福建廈門市,給垃圾找到回家的路、廢舊材料變“新裝”、剩菜剩飯去哪兒……全市的中小學、幼兒園根據自身教學特色開展了一系列“小手拉大手”的活動。

        廈門市還編寫了中學、小學、幼兒園三種版本的《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垃圾分類教材,把垃圾分類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

        “過去家里不太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但現在兩個孩子在家當起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監督員’。”市民廖振榮說,“我從大孩子那里知道,原來紐扣電池和普通的五號七號電池不一樣,分別是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萬事貴有恒——讓更多人行動起來,為綠色發展作貢獻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19年)》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公眾都認識到垃圾分類對于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約三成公眾認為自己在垃圾分類方面做得不錯。

        為什么不“知行合一”?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介紹,很多居民“不知道怎么分類”“太麻煩不愿意分”,有的認為“前端分類、后端混裝混運沒意義”,使公眾對垃圾分類“認知度很高,行動力很差”。

        其實早在2000年前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廣州等地就開始建設“城市垃圾分類”試點,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明顯成效。

        如何讓公眾了解分類、愿意分類、方便分類?浙江省金華市的農村垃圾分類經驗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

        這個市在農村推行垃圾“二次四分法”——第一次村民只需要將垃圾分成“會爛”和“不會爛”;第二次則由村里的保潔員再將“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不好賣”。保潔員把會爛的垃圾送去陽光堆肥房發酵產生有機肥,“好賣”的進行資源回收處理,“不好賣”的進入垃圾填埋場。

        “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涉及人們行為習慣的改變,考驗城鄉精細化管理水平,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發達國家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都經歷了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我們對解決垃圾分類問題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引導推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破解垃圾分類難題指明了方向——

        “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要加強引導、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把工作做細做實,持之以恒抓下去”。

        “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好習慣,是可以培養和塑造的。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垃圾分類應成為人人皆可為的“舉手之勞”。一系列舉措正在培養人們的垃圾分類習慣。

        從下個月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單位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行為,可處以五千至五萬元的罰款;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可處以五十至二百元的罰款。

        前幾天北京市也提出,將推動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以及商業辦公樓宇、旅游景區、酒店等經營性場所開展垃圾強制分類,并逐步實現全覆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從今年起垃圾分類工作從前期的46個重點城市擴展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中國積極有效地推進綠色發展理念,付出巨大努力來改善環境、保護自然,這對全世界具有示范作用。”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為中國生態保護的努力點贊。

        現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納入中國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建設美麗中國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心向往之的奮斗目標。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從我做起,全社會行動起來,從垃圾分類、廁所革命這樣的身邊小事做起,為了一個更加綠色、更加健康的美麗中國,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在线免费观看h片|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嗯啊h客厅hh青梅h涨奶|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试看60分钟|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直播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厨房切底征服岳| 亚洲www在线观看| 国产自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捅| 东北女人下面痒大叫|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佐佐木明希哔哩哔哩|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又粗又大又硬又爽的免费视频|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一个人看的hd免费视频| 把英语课代表按在地上c网站|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