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為清明文化注入當代價值(文化脈動)

      2019-04-05 11:55:00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字號

        學生在河北承德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

        陳琦嘉攝

        核心閱讀

        清明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種傳承方式。

        在追思中學習感恩,推己及人,對別人、對社會心存感激,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關愛與同情。

        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清明,是古老的農事節(jié)氣,同時也是取代古老寒食習俗的重要民俗節(jié)日。它是中國人自然時間觀念與人文時間觀念的融合,在古代中國具有重要地位。清明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種傳承方式。我們需要傳承清明所蘊藏的倫理觀念和自然意識,同時也要看到當今時代變化的環(huán)境,對清明節(jié)俗作適應性的調整與更新。

        兼具人文和自然兩大內涵

        清明是節(jié)氣與節(jié)日的合體,節(jié)氣是“天時”,是純粹的自然時間,節(jié)日是“人時”,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時間在冬至后107日、春分后15日,公歷的4月5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它溫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風之下,天地明凈,空氣清新,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清明”節(jié)氣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節(jié)氣,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農業(yè)播種的時節(jié),民諺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農業(yè)是傳統(tǒng)社會的主業(yè),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時節(jié)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tǒng),在漢魏之際形成的寒食節(jié),就承載了這一古老的祭祀傳統(tǒng)。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jié)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jié)日一般依據(jù)節(jié)氣時令,但脫離節(jié)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jié)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這一路徑。但清明卻沒有沿用這一文化習慣,它將古已有之的寒食節(jié)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與此同時清明也改變了自身純粹屬于自然時間的性質。清明在唐宋后具有了時令與節(jié)日的雙重意義。

        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兩大內涵,它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社會重大春祭節(jié)日。清明真正體現(xiàn)中國天人合一的觀念。清明節(jié)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jié)令禮俗傳統(tǒng):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親近自然珍惜生命。這兩大傳統(tǒng)節(jié)俗主題在中國傳承千年,至今不輟。

        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名錄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墓地祭掃是清明民俗的重要主題,對于清明祭掃傳統(tǒng)的繼承,是保持與傳承中華禮俗的重要實踐,是弘揚家風家訓,培育道德與良知的重要途徑。每到清明,父輩就扛著鋤頭、提著竹籃,帶家人上墳地祭掃。孝道倫理傳統(tǒng)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相傳。踏青是清明的又一節(jié)俗。插柳和戴柳是清明踏青和護佑生命的風習時尚,春柳留春,意味著在春季將逝的時節(jié),人們用青青的柳枝來象征對青春的挽留。中國人重視時令養(yǎng)生護生,清明的飲食與春季養(yǎng)生護生有關,有寒食燕、清明團、清明飯等。有句俗話說:“屋檐滴水,點滴不移”。它常常被用來規(guī)訓人們,文化的慣習是一代一代復制的。

        同時也要看到,清明節(jié)俗傳統(tǒng)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有形式的變化,也有性質的變化。我們的清明家祭,隨著歷史的推移、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擴大到當代社會的先賢祭祀與先烈紀念。每到清明,學校就會組織祭掃,至今印象鮮明。

        進入21世紀以后,為了在新的環(huán)境下傳承清明文化,政府與社會各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推動工作,清明節(jié)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地結合清明開展祭祀先賢、紀念先烈的活動。近年來,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大學等大學民俗學專業(yè)的師生組織了高校清明文化聯(lián)盟,致力推動校園清明文化傳承活動。北京師范大學開設了傳統(tǒng)禮俗與歲時節(jié)日本科通識課程,每年結合春季學期課程,與民俗學社同學一道,組織開展清明祭祀陳垣老校長等先賢活動。在清明時節(jié),以集體祭拜的方式,致敬先賢。

        這樣的清明文化傳承方式,既是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推動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校園傳承,也是提升大學精神文明,培育學生榮譽意識,建設高校校園文化的有力舉措。我們社會各團體、單位在清明節(jié)期間開展類似追思前人感懷先賢的清明文化活動,它不僅是感恩歷史的倫理文化的傳承,也是增強團隊意識與文化歸屬感的有效方式,它具有凝聚社會情感的特別意義。

        環(huán)保祭掃跨越時空

        清明是傳承民族信仰、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是人們親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時間。清明關系到民族的文化生命,是我們今天需要特別重視的節(jié)日。我們需要傳承清明所蘊蓄的倫理觀念與自然意識,同時也要看到當今時代變化的環(huán)境,對清明節(jié)俗作適應性的調整與更新。比如不一定非要通過燒紙來表達,也可以用鮮花、用網(wǎng)絡等方式去祭祀和寄托哀思,要有環(huán)保理念,但是雇人祭掃就屬于一種造假了。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清明文化也有了新的內涵和傳承方式。這種傳承方式超越了家庭與一般社會概念,它以其跨越時空的方式營造了新型社會關系。當代社會是網(wǎng)絡全覆蓋的社會,伴隨著科技發(fā)展的清明文化傳播與實踐方式也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人們遠離故鄉(xiāng),也能通過手機直播的方式體驗與參與家鄉(xiāng)的祭掃活動,或者是參與遙遠的中華先賢的祭祀大典。還有一些網(wǎng)民為了表達對逝者的追思與懷念,會在網(wǎng)上設立虛擬祭掃空間,點蠟燭、獻花,擺放祭品,進行清明禮拜。

        以虛擬空間替代實地祭拜,雖然沒有實地感覺真切,但它的情感表達同樣是真誠的。它不僅極大地節(jié)約了物力與交通往來成本,還有超越時空的傳播力度,讓清明文化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對于海外華僑華人來說,網(wǎng)絡的即時性、交互性,更有助于增強他們與故鄉(xiāng)的聯(lián)系,共享清明節(jié)日文化。

        當然,清明文化除了感恩懷念先人逝者之外,還有靈動的踏青與美食文化。清明踏青郊野,蕩秋千、放風箏、戴柳花、畫彩蛋、食青團,清明詩會、清明茶會,我們在清明時節(jié)對話歷史、親近自然,融洽親情。清明成為我們健康身心、激揚生命活力的時節(jié)。

        祖先祭祀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們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懷。感恩是社會基本的倫理基礎,對亡故先人懷有一顆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樸素的感情有利于整個社會層面的感恩文化的培養(yǎng)。在追思中學習感恩,推己及人,對別人、對社會心存感激,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關愛與同情。

        天地清明,人間有情。天空蔚藍,飄動的風箏猶如美麗的蝴蝶,醉了天空,也點綴了我們安定祥和的生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5日 05 版)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chinese体育生gayxxxxhd|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欧美18-19sex|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永久域名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区| 欧美精品色视频| 四虎www成人影院| 贵妇的脚奴视频vk| 国产成人一级片| japonensis19一20刚开始的|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热带雨电影无删减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影院| 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日本口工h全彩漫画大全|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韩国伦理片久久电影网| 国产麻豆流白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日本人成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 色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内射大片99| 青青青手机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