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生產一線 新風撲面(新亮點中看變遷)

      2019-02-19 10:2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初春風雪送走了春節假期,各地重回繁忙的生產節奏,沖刺開門紅。實驗室里、操作臺邊、生產線上,不少企業別開生面,或改造技術,或更新設備,人工智能(AI)、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逐步發力,新的生產要素不斷匯聚,新的競爭優勢加速形成。

        亮點 1

        實驗室用上AI

        農業育種從海選到甄選

        “面前有100個品種的玉米,兩兩進行基因配組,產生4950個組合,其中絕大部分不會增產。通過計算機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快速知道哪兩種雜交的后代更優質。”說起袁隆平農業高科技公司在育種技術上的新突破,生物信息與統計分析師林海艷很興奮。

        這項技術,是隆平高科近來引入的智能育種體系。過去,育種產品開發周期長。產出一個優選品種,可能要配成千上萬個組合,再種到地里反復試驗,搭上不少土地和人力成本。人工智能建模后,圖像識別可采集農作物數據,再將海量數據導入計算機進行模擬。不用種在地里,就能預測結果。

        從“海選”到“甄選”——一字之差,在實驗室里,關系到林海艷能否在龐雜的數據流里識別有效信息的速度,在田間地頭,更牽系著農民這茬莊稼的長勢。

        “對現代農民來說,種地其實也是一場投資,不同的種植需求會產生不同的品種期望。”林海艷說,比如玉米,飼料玉米需要種子能保鮮持久,而工業玉米則要求淀粉含量高。這就倒逼我們做出更精準的人工智能育種模型。

        當前,春種由南向北漸次鋪開,團隊正著眼于農作物圖像識別與分析技術,提高數據精準度,真正讓農民成為有經驗的“投資家”。“目前,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各種成熟的應用,但缺乏可直接應用于大規模農田生產場景的產品,需要進一步轉化。”林海艷說。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技術,要依托產業而存在。”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蔡自興看來,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化迎來新契機,一方面產業化基礎基本形成,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起點更高了,感知智能技術更成熟。

        隨著人工智能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拓寬人工智能產業化的想象空間,加速人工智能與產業向縱深融合成為必然趨勢。“下一步應著眼于技術進步、多領域協同應用,逐步實現人工智能的全產業鏈布局。”蔡自興說。

        亮點 2

        工廠接入互聯網

        產品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現在‘復興號’動車也是我們的客戶。”運行一年來,相較人工流水線,新生產線讓產能提升近60%,產品合格率從最低的92.4%提升到99.7%,產品利潤率最高提升13個百分點。成都若克科技公司總經理何兵面露喜色,今年市場訂單量增加六七成不是問題。

        “嗡嗡嗡”,只聽機器開動,加工流水線上,卻空無一人。一旁的生產控制中心,生產線影像監控實時變動。再往遠處看,生產看板區的5臺液晶顯示屏上,工單執行情況、設備運行狀態、訂單交付結果數字跳動,不斷刷新。

        這里是若克科技去年改造完成的智能生產車間,春節剛過,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轉,“這條生產線專門生產高鐵動車制動閘片組件,24小時連續生產,每天3班倒,忙得停不下來。”何兵直言。

        “客戶對高鐵動車的產品質量特別苛刻,要求每個零件都能溯源,同一產品要能嚴絲合縫裝在不同廠家生產的同類設備上。”正是這樣的高要求促使公司果斷決定:上一條接入互聯網的生產線。

        說干就干!從搭建信息化框架到設備調試,智能化改造讓工廠走上“云端”:不僅所有設備接入網絡,設備運行、生產管理等數據都能實時上傳工業互聯網,通過信息化改造,再次梳理企業管理流程,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標準化水平。

        越來越多工業企業聯“云”上“網”。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確定了100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支持91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項目,培育超過50家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10萬臺套。

        “市場條件變化、要素成本上漲和環境保護壓力增加,是影響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幾大因素。而工業互聯網解決的正是在低成本條件下滿足客戶個性化多樣化產品服務需求的問題。”南開大學經濟究所所長劉剛說。

        亮點 3

        設備連通物聯網

        降本增效創造核心競爭力

        “一天有半天泡在一線,還是查不完所有的單子。下班一看計步器,妥妥的兩萬步以上。”中信重工重型裝備廠工人白寶華回憶時有些感慨。如今,借助手機、平板電腦就能實現生產信息跟蹤和共享,40分鐘就能把所有零件排查一遍。

        “這完全是鳥槍換炮的感覺啊!”初七開工,一進車間,白寶華覺得心情舒爽,剛更新不久的設備看著就敞亮。再往里走,瞧,每臺關鍵機床旁都多了一臺工位機。

        白寶華負責設備零件和工序排查。以前,所有設備的生產信息都要人工采集,既無法有效儲存,也不能合理共享,車間里把他們的調度工作戲稱作“飛毛腿、婆婆嘴、千里眼、順風耳”。 去年上半年,中信重工機械公司一次性給重型裝備廠的14臺數控機床裝了實時生產數據采集器,車間張起了一張連接人和物的大“網”:這頭設備一出毛病,那頭員工立馬知曉。

        直接提升機床設備利用率27%以上,節省40%以上的職工生產服務時間——這張“網”給企業帶來可觀效益:加裝數據采集器后,能夠實時監測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從而剔除無效操作,避免關鍵設備空轉。

        沒出正月,中信重工重型裝備廠的訂單已排到年底。白寶華笑盈盈道:“今年,要擴大物聯網在內部生產線的使用范圍,廠子奔向智能化,干勁兒更足了!”

        “隨著5G和IPv6的推廣普及,未來可以讓每一顆砂子都擁有IP地址和高速互聯互通。這意味著除了物物相聯,還有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關系的智能化。”劉剛認為,在物聯網發展背景下,企業競爭優勢將更多來源于技術創新,而不是簡單的規模經濟。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eeuss免费影院|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日本成熟电影不卡www|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与子的性关系在线播放中文版| 欧美大胆a级视频免费| 向日葵app看片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国内午夜免费鲁丝片| 中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四虎.com官网|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好吊妞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78期马会传真| 性中国自由xxxxx孕妇|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多女多p多杂交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欧美性最猛xxxx在线观看视频 |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榴莲视频在线观看污|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日韩av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