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年俗:博物館里過大年(文化脈動)

      2019-02-09 13:1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觀眾在參觀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姜 東攝

        核心閱讀

        全國博物館2018年舉辦各類展覽超過2萬個,近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高質量發展亟須提升;讓文物活起來的途徑亟待拓展

        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國家博物館“新考工記——中法手工藝之美”展覽……辭舊迎新,各大博物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人們走進博物館。博物館里過大年,已經從一個口號成為一種常態。

        參觀博物館日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以近千件文物,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從1月6日起,故宮博物院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來自北京的觀眾王坤盡管已經多次參觀故宮,但在春節期間,他還是喜氣洋洋地進宮看展。“過去在書本中看過宮里的春節,今年我們普通觀眾也可以看看皇宮曾經是怎么過年的。”王坤說。

        春節前后,故宮每個角落都成為春節文化的展場。位于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的文物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展出文物達885件(套)。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宮殿門口懸掛著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丹陛上下豎立著高大的天燈、萬壽燈。在乾清宮東廡的“宮里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以數字技術、虛擬影像、動作捕捉等科技手段,分為冰嬉樂園、門神佑福、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納福迎祥六個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博物院成功修復了天燈、萬壽燈節慶文物,重現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

        與此同時,從1月5日起,“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幕。展覽以畫家韓美林的“生肖藝術”為核心,選擇了繪畫、書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鐵藝、民間工藝等使用傳統媒介的創作類型。新年春節,“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與韓美林生肖藝術展相映成趣,故宮博物院異彩紛呈。

        近年來,人們會在春節假期安排中,給“博物館”留有一席之地。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博物館里過大年”已從一個響亮的口號,成為博物館界的一種常態。

        不僅在春節期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據全國文物局長會議披露,截至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達5136家,全國一二三級博物館855家,3500家博物館數字地圖對外開放。全國博物館全年舉辦各類展覽超過2萬個和社會教育活動超過20萬次,近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參觀博物館日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博物館與社會形成“超連接”

        大年初一,國家博物館正常為觀眾開放,現場還有書法藝術家為觀眾寫“福”字,送去新年祝福。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共有84家博物館開門迎客,其中有65家免費開放。放眼全國,多家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舉辦新春系列特展和主題展覽。

        博物館火熱的背后,是博物館自身在不斷提升展覽設計的水平、管理服務的水平。從前些年《清明上河圖》的展出引發人們蜂擁而至,到這些年“千里江山圖特展”的人流如織、《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火爆上海、北京, 博物館不斷走近觀眾。

        尤其是近年來,博物館以開放的姿態發展改革,與動漫、音樂、圖書、影視等領域合作,不斷刷新人們的認識,獲得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故宮博物院和騰訊聯合推出“古畫會唱歌”,由故宮精選出經典名畫,用音樂的方式來傳遞中國古畫當中獨特的意境和故事。蘇州博物館以館藏文物“秘色瓷蓮花碗”為原型制作創意曲奇餅干,并圍繞展覽開發“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種子”成為爆款。京津冀博物館形成協同創新發展的態勢,將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創造性地轉化為卡通形象、微信表情,再通過清新、可愛的文創產品與互聯網平臺,讓文物活起來。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說,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博物館與社會的“超連接”初步形成,文物“粉絲”持續激增,“博物館熱”漸成大勢。

        另一方面,人們走進博物館參觀展覽、接受教育、增長知識的愿望更加強烈,對優質文創產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與博物館形成了良性互動。據統計,2017年,文化文物系統154家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營業總收入超過19億元,故宮文創產品年度銷售額突破10億元。

        拓展讓文物活起來的途徑

        通過陶塑、瓷器、玉器、磚雕、書畫、皮影、年畫、剪紙、玩具、飾品等,向觀眾介紹古代農耕文明、傳統生肖文化與習俗。南京博物院自2009年開啟“中國牛”生肖系列展覽后,陸續推出了十二生肖系列展覽。前來參觀的觀眾姚真說,在博物館里過大年,既有過節氛圍,也能提升文化知識。

        劉玉珠指出,面對人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我國博物館將繼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拓展讓文物活起來的途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勵社會參與文物保護利用。

        目前,國家文物局探索博物館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試點,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文創產品;健全文博單位社會教育和公共服務機制,會同教育部將93家文博單位列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聯合中央文明辦開展博物館弘揚中華傳統節日工程。由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展的公益項目“價值研究與傳播計劃”,通過向社會公眾征集解說詞,力爭實現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解說詞的全覆蓋,深入挖掘和系統闡釋文物的內涵與價值,并結合現代傳播手段推廣。

        新的一年,各地的博物館探索也在繼續,吉林實施“吉林印記”鄉村博物館建設項目;江蘇出臺博物館藏品征集規程;天津成立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區域中心;云南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精品展覽”計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轄區博物館、紀念館、團史館展陳內容專項清查,啟動軍墾博物館改陳工作;上海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探索國有博物館理事會制度。

        據故宮博物院統計,從1月6日“紫禁城過大年展覽”開幕至1月20日,故宮博物院總接待觀眾已達47萬余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近20萬人次,同比增長了70.87%。

        業內人士指出,“博物館里過大年”已經成為一種“新年俗”,并掀起新一輪博物館熱潮。

      [責任編輯:賈若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污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灭亚洲精品| jizz视频护士|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官网8|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亚洲娇小性xxxx|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羞羞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一级特黄aaa大片大全|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免费欧美黄色网址| 黄色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小青蛙在线观看| GOGO人体大胆全球少妇| 日日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欧美a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啊快点再快点好深视频免费| 国产h视频在线| 国内一级纶理片免费|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日本中文字幕网| 亚洲加勒比在线|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