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謀發展——記重慶市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
李春奎2011年從重慶市渝西地區調至“老少邊窮”的巫山縣工作,先后擔任縣長、縣委書記,一干就是7年。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群眾裝在心里,勇于擔當、積極作為,讓巫山百姓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巫山是三峽移民大縣,有動態移民近9萬人。在移民攻堅時期,巫山縣累計建設移民統建房55萬余平方米,其中近15萬平方米2770套住房和門面房被長期違規占用,群眾意見大,是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面對利益交織的矛盾局面,是被動拖延,還是主動化解?“必須堅決徹底清收被占統建房,還社會公平正義。”2013年,時任巫山縣縣長的李春奎任縣統建房清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抽調精干力量,依法依規推進清收工作。
在李春奎的帶領下,巫山縣首先在大昌鎮試點開展被占統建房清收處置工作,3個月時間收回統建房2萬余平方米,解決了125件信訪矛盾,全面完成大昌鎮移民安置銷號掃尾任務。
李春奎始終將百姓的事放在心頭。2014年8月31日,巫山縣普降暴雨,李春奎連夜召開地災防治緊急工作會,并在會后第一時間趕赴受災現場。
當天夜里,巫山境內發生多處山洪災害,電力中斷,道路癱瘓,李春奎趕路6個多小時,來到最偏遠、受災最重的當陽鄉組織搶險救災。在隨后歷時8天8夜的抗洪救災中,他始終堅守一線,穩妥安置受災群眾,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李春奎常說,對群眾的感情有多深,工作的動力就有多大,取得的成效就有多明顯。“他愛下鄉,注重基層調研。”巫山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王軍說,李春奎到巫山后,經常下基層蹲點,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當時,巫山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面廣,脫貧任務重。李春奎經常深入貧困村進行點對點指導、把脈問診,在他的帶領下,巫山縣實施了健康醫療扶貧、轉移就業扶貧、特色產業扶貧等精準扶貧模式,成效明顯。截至2017年底,巫山縣累計完成120個貧困村脫貧銷號,22104戶83111人穩定脫貧。
“貧困不是巫山的標簽,發展才是硬道理。”李春奎說,發展慢不得也急不得,不能撿到籃子里都是菜,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為了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巫山縣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不僅縣財政每年擠出5000多萬元用于全覆蓋處理垃圾污水、江河清漂,而且果斷取消了原規劃的5平方公里移民工業園項目。
李春奎帶領巫山縣委、縣政府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著力把發展生態旅游作為保護和利用好生態的最佳結合點,以巫山紅葉為抓手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如今,7年過去了,巫山縣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依托10余萬畝紅葉,打造出了小小三峽、神女景區等一批精品景區,大山里的百姓吃上了“風光飯”,掙上了綠色錢;依托長江、大寧河的兩江四岸,高標準規劃建設了高唐組團、江東組團、早陽組團和南陵片區,濱江之城令八方來客流連忘返……
眼下,巫山正朝著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國際知名現代化旅游城市的奮斗目標闊步前行。李春奎說,巫山的建設發展任重道遠,久久為功,未來一定會一天更比一天好。 (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