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小崗,與時代同行——“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40年變遷的改革啟示

      2018-10-16 10:2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合肥10月15日電 題:小崗,與時代同行——“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40年變遷的改革啟示

        新華社記者王正忠、劉羊旸、楊玉華、姜剛

        這是一群平凡農民書寫的傳奇,18枚“紅手印”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帷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這是一個普通村莊創造的奇跡,從40年前的“要飯村”變為今天的美麗宜居村莊。

        安徽小崗村,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興。

        40年來,改革大潮奔涌浩蕩,小崗人雖一度也有彷徨徘徊,卻始終堅守改革初心,奮楫爭流,與時代同進步。

        恰似一個縮影,又如一個隱喻,小崗四十載的變遷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生動寫照,小崗的前進之路也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發展無止境,改革無窮期。

        改革決定命運:從“一聲驚雷”到“多點開花”

        金秋十月,地處皖東北的小崗村稻菽飄香,喜迎豐收。村頭改革大道兩旁的農業產業園正火熱建設;村里友誼大道兩側,農家樂、特產店林立,“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先進事跡陳列館引來南來北往的游客;一棟棟粉墻黛瓦的徽派小樓錯落有致,樓內自來水、天然氣、寬帶等設施一應俱全。

        “過去我們住的是茅草房,點的是煤油燈,燒的是柴草,做夢也想不到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站在自家的農家樂外,看著熙來攘往的游客,75歲的“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金昌感慨萬千。

        40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鍋飯”,讓小崗村民缺乏生產積極性,“上工像綿羊,休息似倒墻,一年累到頭,還是餓肚皮”。為了吃飽飯活下去,1978年的冬天,嚴金昌等18戶農民憑借敢為人先的勇氣秘密商議分田單干,按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也定格了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

        包產到戶明晰了農民的承包經營權,釋放了農村生產力。“大包干”第二年,小崗生產隊糧食總產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產量總和;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18倍。

        以此為起點,從安徽到全國,從農村到城市,堅冰融化,大地回春,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

        40年里,中國從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當代中國的命運,而小崗也從“要飯村”變為“富裕村”,從當初一百多人的生產隊發展為有4173名村民的全國十大名村;村民人均純收入也從22元增長到去年的18106元。

        “在小崗一路看到的農家屋舍變化讓我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不久前來到小崗參觀的意大利共產黨國際部協調員弗朗切斯科·馬林焦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改革令人震撼,他用自己的具體行動讓人民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改善。

        巨變的背后,是毫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代共進步的發展軌跡。

        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的案頭擺放著一份“改革清單”,上面記錄著小崗這些年來實施的各項改革:稅費改革、土地確權、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金融改革……

        隨著時代的變遷,小崗人發現改革不會一勞永逸,必須將“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不斷傳承發揚下去,面對新變化新問題,攻堅克難、闖關破障。

        面對土地流轉不規范的問題,小崗在安徽率先開展土地確權頒證試點,發出了安徽省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證”;為了讓農民共享集體收益,小崗探索了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讓村民從“戶戶包田”到村集體資產的“人人持股”,并于今年2月發放首次分紅。

        和改革開放同齡的小崗村民殷玉榮不久前也干了一件“敢為人先”的事兒,她牽頭組織所在村民組18戶農民簽訂了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探索“小田變大田”的規模經營新模式,讓農民手中的土地資源變資產。

        殷玉榮說,土地入股能破解粗放經營、產銷不對路等問題。她計劃把規整后的土地統一經營,水田探索稻蝦共生,旱地種植油菜,經營收益在提取少量公積公益金外,全部按股進行分紅。

        常講常新的改革蹚出了一條條發展新路,帶來了一波波改革紅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小崗村總產值增長超過55%,達5.42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820萬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

        “小崗村的改革實踐證明,大改革大發展,小改革小發展,不改革難發展。”安徽省委改革辦副主任王飛說。

        從“一聲驚雷”到“多點開花”,這不僅是小崗的改革軌跡,更是中國改革不停步的“縮影”。

        改革并非坦途:從“認識起伏”到“人心思進”

        當年小崗人的創舉,使小崗蜚聲天下。紛至沓來的學習考察團,讓小崗所在的鳳陽縣不得不把學校騰出來接待住宿,小崗人在光環之下也一度陷入了改革的“快活三里”。

        “大包干”解決了吃飯問題,無工不富,要發展還得辦企業。當年起草“大包干”生死契的嚴宏昌對小崗錯過鄉鎮企業的發展浪潮耿耿于懷。在“大包干”后,他自費考察江浙經驗,動員村民們辦集體企業,但最終因意見不一無疾而終。當上全國標桿的小崗人覺得,是農民就該安心種地,“多打糧食才是硬道理”。

        2003年,“大包干”20多年后,小崗村陷入發展困境。全村人均收入僅2000元,低于全縣平均水平,村集體欠債3萬元,村里連續多年沒有選出“兩委”班子,亂建房、亂倒垃圾普遍……

        改革不會一勞永逸。在起起伏伏中,小崗人逐漸形成共識:“社會不斷發展,小崗得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行吶。”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004年,在以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干部沈浩為代表的黨組織帶頭人帶領下,小崗村開始了艱難的“二次創業”。

        “沈浩書記來了后,做得最多的也是最難的事就是解放人們的思想。”“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說,那時小崗人“等靠要”思想嚴重,明知光靠種地刨不出金子,卻不敢嘗試其他產業。

        51歲的村民王如霞就曾是沈浩當時的“工作對象”,為了勸她種植葡萄增收,沈浩主動上門動員,講市場、說銷路,最終打消了她的顧慮,王如霞成了第一批“敢吃螃蟹”的葡萄種植戶。如今,她的4畝多葡萄園備受游客青睞,一年收入就有5萬多元。

        思想變,發展好。“過去我們認為,土地是命根子,苦守著一畝三分地,老是致不了富。”嚴金昌說,現在小崗人的觀念轉變了,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才是對路,他家的35畝地全都流轉了出去,一家人專心經營農家樂,日子越過越紅火。

        人心思進的軟環境加上“大包干”的名氣,讓小崗日益成為投資的沃土。

        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小崗,實行“互聯網+大包干”的農村電商經營模式,打開小崗農產品的銷路;福建盼盼食品集團投資10.6億元建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基地,今年底第一塊小崗產的面包將下線。

        “過去小崗村老百姓牢騷多,這幾年基本沒有了。”滁州市委書記張祥安說,持續深化的改革解決了小崗人的發展問題,讓他們有了獲得感、有了奔頭,人心思上、思富、思進的氛圍起來了。

        如今,小崗4000多村民中,自主創業的農場主、種養大戶、致富帶頭人等已達100多人,從事二三產業的超過2000人。

        唯改革才有出路:從改革地標到精神高地

        2018年金秋,中國農村改革40年暨中國鄉村振興高層論壇在小崗開幕,與會的專家濟濟一堂,暢談鄉村振興,總結改革得失。

        就在幾個月前,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66個政黨領導人和代表在小崗就“改革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國內專家學者開展了對話討論。

        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小崗,是來探尋當年改革的初心,更是來汲取改革的力量。

        40年來,小崗村受到過“發展太慢”的指責,甚至還有種種曲解。敢闖敢試的“大包干”精神是否過時?今天的小崗又有著什么樣的時代價值?

        “小崗是改革的精神高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小崗‘大包干’精神仍然不過時。”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劉奇認為,小崗“大包干”成功的背后是小崗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是黨和政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于擔當的為民精神,這些構成了小崗精神的重要內涵。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關鍵期,小崗精神仍熠熠生輝,有著非常現實的針對性。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考察時強調,今天在這里重溫改革,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寫新的篇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雖已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不久前,小崗村黨委換屆,“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宏昌之子嚴余山再次當選新一屆黨委委員,負責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等工作。他同時還有另一個身份——小崗村新評選出的18位致富帶頭人之一。

        從當年18位“大包干”帶頭人到今天小崗新18位致富帶頭人,兩個“18”不僅是歷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傳承與接力。

        “40年前,父輩是被饑餓倒逼著變革,今天我們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發展空間,改革的步子迫切需要再快一點再大一點。時間不等人啊!”嚴余山一口氣列了一串早已盤算好的計劃:放大小崗品牌優勢、增加村民分紅、制定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打造智能農業……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于小崗是擦亮改革名片之機,更是新一輪發展的沖鋒號。

        今年4月,小崗村組織了“小崗要振興,我該怎么辦”主題大討論,群策群力制定了小崗村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深化農村改革、實施產業興農戰略、完成小崗5A景區創建等目標具體清晰,僅2018年的具體任務就細化到60項。

        “小崗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我們將做優一產,構筑現代農業發展平臺,做強二產,構筑農副產品加工平臺,做好三產,創建5A景區培育培訓產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打造全域性的田園綜合體。”李錦柱信心滿滿地描繪著小崗的未來。

        “通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小崗村與全省、全國同進步,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現在想想當初干對了。”嚴金昌說,接下來還要繼續往前走,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老百姓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嚴金昌的家里,當年討飯的花鼓如今成了吸引游客的物件,花鼓唱詞也從“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變成了今天“鳳陽再不是舊模樣,致富的道路寬又長”。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想要|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四虎.com官网|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www.欧美xxx| 好硬好爽好湿好深视频|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公和我在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老司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黄色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一级做a爱过程免费视频高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hs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黄色a级免费网站| 国产浮力第一影院|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高岭家の二轮花未增删|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性xxxxbbbb|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