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脫貧攻堅在行動】青海黃南:四縣脫貧各有方 立足實際“扶貧+”

      2018-08-02 11: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近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來自中央和地方的媒體記者在為期7天的活動中走進“藏族畫家之鄉”同仁縣拜訪熱貢藝人,探訪澤庫縣牧民在拉格日模式下的脫貧足跡,探尋河南縣“脫貧摘帽”的底氣和成果,體味尖扎縣的特色旅游文化資源。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青海省網信辦主辦。

        同仁縣:文化扶貧有特色 熱貢藝術走出去

        “現在不僅僅是同仁縣,還有從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來我們畫院學習唐卡”,熱貢龍樹畫院總經理完德告訴記者。在同仁縣,大大小小的唐卡畫院一共有13家,龍樹畫院就是其中的一家。

        熱貢藝術發祥于青海省同仁地區,近年來,同仁縣實施了“千家萬戶”工程,培育了一批熱貢藝人和知名文化企業,現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8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67名,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1名,省級傳承人14名,形成了以唐卡、堆繡、藏戲等為主的熱貢文化產業群體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良好局面。

        同仁縣吾屯村是熱貢藝術的核心區,從事熱貢藝術產業的戶數達到90%以上,呈現出“家家做畫、人人從藝”的景象。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李俊告訴記者,“以前全村人均收入是750元左右,現在畫唐卡之后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340元。目前村內有39戶165名貧困戶,影響帶動了村內31戶153名貧困戶發展文化產業,并實現穩定收入。”

        據了解,為了推動同仁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同仁縣啟動了熱貢文化藝術產業園區建設。截止目前,全縣文化經營主體達到258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萬余人。2017年實現文化產業收入6.25億元,比上年增長20%,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

        澤庫縣:生態畜牧加扶貧 拉格日模式創奇跡

        畜牧業是澤庫縣的支柱產業,70年代初全縣總人口為3.46萬人,而2017年,全縣總人口已經攀升到7.65萬人。畜牧業產出降低,牧民收入減少,澤庫縣因此成為青南牧區典型的貧困縣之一。

        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合作社理事長俄多告訴記者,在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下,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生態加劇惡化,全縣可利用天然草場中黑土灘,沙化及退化型草場面積不斷擴張。“2011年初,我們向大家提出了組建合作社的構想,牧戶以草場和牲畜折價入股,每股500元。大家將27.47萬元的草原獎補資金借給合作社,用于投入蟲草交易和畜產品銷售的周轉。”

        2008年以前,拉格日村是全縣64個牧業村中最貧困的村,成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后,草場沒有增加一分,牧民的收入卻翻了幾翻。

        澤庫縣委副書記李海波告訴記者,拉格日模式的創立,是立足縣情,事實求是的結果。縣委、縣政府依托澤庫全國有機畜牧業示范縣的有利時機,確立了“生態立縣、有機富民強縣”的發展目標。打造了“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經濟組織這樣的合作社樣板,并得到廣泛推廣普及。

        目前,全縣剩余貧困入口4199戶、16278人,2018年計劃實現10個貧困村退出、13912名貧困人口脫貧,2019年計劃實現貧困縣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河南縣:綠色扶貧成效顯 脫貧摘帽第一批

        河南縣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俗稱“河南蒙旗”。作為全省第一批、青南牧區第一個脫貧“摘帽”縣,河南縣堅持以人為本、精準扶貧、保護生態,綠色發展。

        河南縣副縣長趙德龍介紹,全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序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二期工程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認真落實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獎補獎罰機制政策。對16個貧困村3.96萬畝黑土灘、328處180.15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進行了治理。

        據了解,目前河南縣設立開發林業管護員、草原生態管護員等公益性崗位736個,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進行公益性崗位安置。

        “一個公益性崗位,一個月有1800元的固定收入,相當于一家人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開銷所需,”趙德龍介紹。按照青海省脫貧攻堅有關規劃,“十三五”期間,生態保護公益性崗位在青海牧區要實現貧困戶“一戶一崗”。

        大力發展綠色扶貧產業,深入開展生態扶貧,河南縣堅持實行了十四年的“禁塑令”,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草原。

        尖扎縣:旅游扶貧振鄉村 有山有水有鄉愁

        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尖扎縣,具有明顯的農牧業資源、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水電資源和綠色的水面資源優勢。

        副縣長卓瑪吉介紹,要讓貧困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忙起來、有事干,吃上“旅游飯”,用發展鄉村旅游來鼓起群眾的“錢袋子”。

        被稱為“黃河第一鎮”“青海小江南”的康楊鎮位居尖扎縣北部黃河之濱。因地制宜培育扶貧特色產業項目,初步形成了康楊鎮推進脫貧攻堅戰略的“康楊模式”。

        曾被確定為重點貧困村的康楊鎮城上村,如今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城上村依托“知青宿舍、九天玄女廟、元代古城墻、何家家譜”等深厚的民族積淀和環西寧一小時經濟圈的區位優勢,開啟了發展鄉村旅游業的新路子。2017年年底,全村農民人均收入為8215元,如期達到了貧困村退出和貧困戶脫貧的六項標準。

        尖扎縣委副書記才讓端智介紹,“旅游+扶貧”模式讓尖扎的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開花,尖扎要努力成為青海特色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點、全域旅游的示范縣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先行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爽)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不卡|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中文|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狠狠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可知子与野鸟君日文| 久久国产色av|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伊人色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9久热任我爽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浮力影院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日本年轻的妈妈|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播放网| 国产一级黄色大片| 992tv在线| 国产片91人成在线观看|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好男人影视社区www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挺进邻居丰满少妇的身体|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天天插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