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烏蘭牧騎就是我們牧民的明星!”

      2018-07-23 23:3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天為幕布、地為舞臺,這就是烏蘭牧騎的演出形式。(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3日訊  (記者 李寧)盡管離家有40多里路,天氣陰晴不定,孟克吉日嘎拉還是穿著蒙古盛裝趕來。這天是烏蘭牧騎要來演出的日子,孟克吉日嘎拉很早就約上了好朋友,同行的還有他的妻子、兩個孩子。此刻,他們穿著鮮艷的蒙古長袍,坐在草地上欣賞著眼前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演員們的演出。

        烏蘭牧騎的蒙古語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后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產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1957年,蘇尼特右旗建立了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隊員只有9人。如今,內蒙古草原上活躍著75支烏蘭牧騎,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

      有牧民帶著孩子來看演出。(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烏蘭牧騎給孟克吉日嘎拉的成長留下了美好記憶。今年40歲的孟克吉日嘎拉還記得,小時候每次有演出,牧民們都會從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趕來,由于牧民居住分散,烏蘭牧騎隊員們也常常駕著馬車、走著演出,“牧區接觸的文體活動少,能看到這樣的演出是很好的機會。”孟克吉日嘎拉說。

        在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勝利嘎查一片碧綠的草地上,一輛印有“烏蘭牧騎”字樣的藍色大巴車緩緩停下,隊員們陸續下車,擺放桌椅、調試設備……天為幕布,地為舞臺,一場演出就這樣開始了。

        孟克吉日嘎拉與朋友們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圍成半弧形,享受著眼前的表演。在一首歌曲合奏環節,孟克吉日嘎拉和朋友們自然地打起了節拍,跟著唱了起來。碧草幽幽的草原空曠無邊,風從遠處吹來,悠揚的歌聲在草地上空飄揚。這一刻,烏蘭牧騎隊員和觀眾成了這片草地的主角。

      孟克吉日嘎拉(前排穿白色衣服者)與朋友們在草地上打起節拍。(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孟克吉日嘎拉告訴記者,這首歌唱的是代表草原上各個年代特色的流行歌曲,大家太熟悉了。如今,這些歌曲已很難在臺上聽到,人們唱的也少了,下一代人估計都聽不到了,“很珍貴”。

        對孟克吉日嘎拉來說,烏蘭牧騎的演出,只要有機會都會去看,“坐在自己的草原上,身旁都是朋友,大家在一起,一邊看節目一邊聊天,他們唱我們也跟著唱,這種感覺太難得了。”談及對烏蘭牧騎的喜愛,孟克吉日嘎拉大笑起來,“跟年輕人追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對我們來說也是明星。”此外,相比影院放映節目有固定時間,烏蘭牧騎的演出形式對平時放牧的他們更方便。

        這個季節的草原,天氣有些悶熱,穿蒙古長袍顯然會加深這種感覺,孟克吉日嘎拉與朋友們卻沒有任何異樣。他解釋,對蒙古族人們來說,穿蒙古袍代表著有重大活動,以示隆重,也是尊重別人。他認為,坐在草地上看烏蘭牧騎的演出,不穿袍子“難看”,“烏蘭牧騎和袍子都代表蒙古族的文化,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文化。”

        天空漸漸下起了雨,雨點越來越大,演出仍在繼續,大家沒有帶傘,雨水打濕了頭發、衣服,卻沒有一個人挪身,無論是臺上的演員,還是臺下的觀眾。

      演出現場。(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一直以來,烏蘭牧騎創作的文藝節目都是取之于農牧民的現實生活。為了創作大家喜歡的節目,隊員們還時常到農牧民家里體驗生活,觀察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動作、心態。因此,他們創作出的節目接地氣、讓百姓喜聞樂見。

        “60年來,烏蘭牧騎沒有離開過基層、沒有離開過老百姓,一直沉下來把所有的服務都放到基層。”蘇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娜日娜說。

        不同于明星們有助理等服務人員,烏蘭牧騎隊員們都是一專多能,報幕員能唱歌,唱歌的能拉馬頭琴伴奏,放下馬頭琴又能頂碗起舞,舞蹈隊員還能兼做司機,車子在大草原上拋錨,很多隊員都能修。“服裝、道具、化妝,一切都是自己完成的,他們每人一臺大皮箱,里面裝著要換的六七套衣服,一個節目結束,中間休息2分鐘,就趕緊換下一個節目的服裝,妝都是在下鄉的大巴車上化的。”娜日娜表示,現在媒體這么發達,牧民也都能看到微信、電視,這種情況下他們依然需要、喜歡烏蘭牧騎,對隊員們來說,老百姓需要就是最大動力。

      黃小云接受記者采訪。(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32歲的黃小云自十七八歲就加入了這支烏蘭牧騎,在她看來,烏蘭牧騎的條件相對艱苦,“1957年建隊,1981年才有了第一所固定的辦公場所。”談到為何堅持?她毫不猶豫地說,“你們看到嗎?觀眾下著雨都坐在那看,觀眾有這份熱情給你,你為什么就不能把你的熱情給他呢?”

        在黃小云的演出經歷中,有一件事讓她印象深刻。有一次在那達慕演出,牧民收到消息趕來,太陽都已落山了,演出結束了,大家從十幾、二十幾公里的地方趕來卻沒看著,“牧民就請求說,能不能再演一會兒?隊長說,我們也想演,但是太陽落山,沒有燈了。于是農牧民就把開著的拖拉機開過來圍了一個半圓形,開著燈,就這樣我們又演了半小時。”回憶起那次經歷,黃小云仍然感動不已,聲音有些哽咽,“作為文藝工作者,觀眾需要你的時候,你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就讓我堅持留下來的原因。”

      演出現場。(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2017年,在建隊60周年之際,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16名隊員聯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烏蘭牧騎6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作貢獻的決心。去年11月21日,習總書記給他們回信,勉勵他們繼續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這封回信給隊員們打了一根強心針,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干勁兒,“這半年多來,演員都是很受鼓舞的狀態。”黃小云說。根據十九大精神,他們圍繞精準扶貧、生態保護等主題,又創作了一些接地氣的作品。

        “當時總書記的回信是很轟動的一件事,我們都知道。烏蘭牧騎是從最基層出來的,咱們這么偏遠的北方地區,總書記在北京收到信、又回信,說明他特別重視邊疆人們的生活。我們特高興。”孟克吉日嘎拉說。

       

      演員、觀眾即興表演。(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雨仍在淅淅瀝瀝下著,在一片歡歌笑語中,演出結束了。還沒等演員們離場,觀眾紛紛起身走上“舞臺”,與大家合影留念。照片拍罷,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觀眾中突然有人跳起舞來,烏蘭牧騎的隊員們見狀,隨即擺起手臂,隨大家跳了起來。站在人群中的孟克吉日嘎拉分外開心,笑著、唱著、跳著,身后是載著烏蘭牧騎隊員們到各地演出的大巴車,腳下是他們遼闊的大草原。(完)

      [責任編輯:李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香蕉| 老张和老李互相换女|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亚洲a在线视频|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我要看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猫咪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欧美日韩电影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免费成人av电影|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91在线九色|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高校饥渴男女教室野战|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韩国理论福利片午夜| 国产真实露脸精彩对白|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孕妇被迫张开腿虐孕|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