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網絡身份證”來了 可買車票辦理酒店入住

      2018-05-20 09:5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日前,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亮相支付寶,在衢州、杭州和福州啟動試點應用。用戶只需按照提示完成“刷臉”等相關身份認證,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網證”。使用時打開“網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完成公積金社保查詢、酒店入住登記和購買車票這些過去需要身份證才能辦理的業務。

        打開“網證”二維碼掃一掃,就能替代身份證買車票、辦入住等

        原標題:“網絡身份證”來了

        本報記者 谷業凱

        這是繼去年底廣州簽發首張“微信身份證”之后,網絡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又一應用落地。

        隨著網絡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加速,“網證”安全日益受到關注。什么是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如何保證識別技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怎樣在認證過程中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記者進行了采訪。

        什么是可信身份認證體系?

        在網絡中確保“你是你,而不是別人”,是通向虛擬社會的第一道“關卡”

        現實社會中,身份認證的形式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演進。古代的人們出門遠行,通常要去官府開具路引;幾十年前,人們要去單位開介紹信;現在人們出差或旅游時,則要帶著身份證。“一方面要對自然人的屬性進行描述,另一方面需要一種權威的、對自然人的認證。尤其當你走出熟悉的圈子跟陌生人交往時,身份認證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亞信安全副總裁陸光明說。

        在互聯網虛擬社會中,陌生人間的交往會更多,可信身份認證也就更為基礎和重要,成為用戶通向虛擬社會的第一道“關卡”。“網絡可信身份,就是在網絡接入、訪問、操作、發布等各個環節,確保‘你是你,而不是別人’,確保身份可信,通過一系列安全保障的措施,把個體納入可信身份的體系當中。”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副主任王連印說。

        王連印認為,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線上線下的不斷融合,越來越多現實中的行為和場景折射到網絡世界中,給網絡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信息化發展到哪里,網絡安全的問題就出現在哪里,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建設是網絡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我國第二代身份證的技術體系設計定位為“線下”防偽,只適用于“人證合一”的身份識別,盡管用戶在網絡上自證身份時,需要提供全部的身份證信息,但不能從根本上起到可信身份識別和防止冒用的作用,反而會帶來泄露個人隱私信息的隱患。“網絡空間的有序發展離不開可信的身份體系,它應該成為虛擬社會的通用基礎設施。”王連印說。

        近年來,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2017年6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國家實施網絡可信身份戰略,支持研究開發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認證技術,推動不同電子身份認證之間的互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等法規以及相關標準的出臺,使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法制環境、技術標準初步形成。

        網絡可信身份基礎資源建設也在不斷推進。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分別提出居民身份證網上副本和電子身份標識eID作為網絡身份憑證。原國家工商總局則通過建設電子營業執照識別系統,解決了企業法人網絡身份識別問題。

        會更容易被“黑客”攻擊嗎?

        當前,國內身份認證技術產品日趨豐富,支撐了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安全發展

        當可信身份認證體系成為一種通用基礎設施時,是否意味著它也更容易成為“黑客”的攻擊目標?

        今年美國臉書公司就因“8700萬用戶數據外泄”事件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讓全球再次繃緊數據安全的神經。我國針對網絡用戶身份信息的犯罪呈逐年攀升的態勢。2017年發布的《電子商務生態安全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十億對賬號密碼關系被地下“黑色產業鏈”掌握,不法分子盜取、售賣用戶信息獲利超百億元。陸光明認為,身份信息本身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在利益驅動下,會有一些人嘗試盜取身份信息,從事非法交易。“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是網絡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網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王連印說。

        當前,國內身份認證技術產品日趨豐富,支撐了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安全發展。非對稱加密算法、散列算法為主的基礎密碼技術正逐步替代國外算法,基于數字證書的身份認證技術也日益成熟,但安全性的短板仍然存在。

        “網絡應用系統由于使用各自的認證體系,賬號無法互信互認,身份認證服務互不相通,已成為突出的問題。”陸光明舉例說,多數應用系統都獨立管理用戶信息,用戶使用不同系統必須重復登錄,設置不同的密碼非常麻煩,而使用同樣的密碼則很容易遭受網絡攻擊,帶來個人數據信息泄露的風險。

        “如果網絡服務提供商不注重用戶隱私和體驗,不對‘黑客’入侵、信息盜取和非法信息交易進行有效防控,就會導致用戶對網絡實名制喪失信心,造成企業信譽度下降,阻礙互聯網發展。”陸光明表示,從這個角度看,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數據共享,打破數據孤島,對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來說,是當務之急。

        如何打造可信身份認證體系?

        要注重保護用戶隱私,搭建具有政府公信力的統一身份認證平臺

        “可信身份認證體系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陸光明看來,未來單維度、解決特定場景的身份認證技術將向多維度、綜合性、可交叉的技術發展,安全、便捷且成本可控將成為市場應用的趨勢。而實現可信身份的互聯互通,需要將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臺作為國家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來建設。

        在實施層面,專家表示,打造可信身份認證體系,一是要保障用戶身份的真實性。二是要注重保護用戶身份的隱私,避免采集不必要的信息。三是要調動各方的參與,網絡可信身份認證體系不是一個分散的概念,需要政府、各行業企業、網絡服務提供商以及網民都參與進來。四是搭建具有政府公信力的統一身份認證平臺,使之成為網絡空間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身份認證的入口,發揮平臺入口的價值,為社會公眾提供權威的身份認證實名校驗、隱私保護和信用評級等服務。

        “比如,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上,有了‘國家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就能通過可信的前端認證技術保障和權威的后端身份核實機制,以及全國范圍的互認通道,實現自然人和法人‘一地注冊、各地互認’和‘一次認證、全網通辦’。”陸光明說。

        王連印認為,在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建設過程中,這一體系的建設者、運營者必須承擔主體防護責任,堅持“誰建設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在監管層面,管理者對于重要信息系統要通過測評認證、安全審查等手段,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此外,可信身份認證體系作為面向應用的防護系統,不可‘為建設而建設’,一定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智慧社會、數字中國的建設過程中發揮應用價值。”王連印說。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特黄特色**毛片|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 色综合综合在线| 好吊妞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宫电影网| 百合潮湿的欲望| 国产喷水女王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1818|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www.97色| 极品丝袜老师h系列全文阅读|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黄色片|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老司机永久免费视频|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亚洲AV无码不卡|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观看女人与狥交视频在线|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性欧美激情xxxd|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