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阿壩:綠色裝點幸福生活

      2018-02-11 11:1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冬閑時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鳳儀鎮南莊村的李元生,卻忙著往自家李子樹下堆運羊糞。“到春天羊糞就發酵好了,這是上好的有機肥。”李元生家4畝承包地和24畝坡地,全都種上了青脆李、紅脆李,去年收入30多萬元。

        南莊村家家戶戶都種李子,平均每畝年產值可達1萬多元,最高5萬元。去年,全村最后兩個貧困戶甩掉了貧困帽。

        種果樹,能致富。阿壩州已建成核桃、花椒、木本藥材等各類林業產業基地68.9萬畝,年產干果、木本藥材、森林食品等林產品1.3萬多噸,72.5萬名群眾從中收入11.5億元。

        索朗也希同樣是阿壩州綠色發展的受益者。他家曾是貧困戶,如今,他和3000多名貧困群眾走上生態保護崗位,年均增收4800元。

        目前,阿壩全州已有自然保護區25個、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地質公園3個、風景名勝區9個。全州創建省級生態縣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省級優美鄉鎮2個、省級生態鄉鎮46個,省級生態村30個、州級生態村529個。

        綠色,正成為阿壩最亮麗的底色。

        產業布局做好“加減法” 

        元旦小長假,汶川水磨古鎮游人如織。“5·12”地震前,這里是一個工業重鎮。鎮上煙囪林立,6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終日排放煙塵,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災后重建中,阿壩州將所有企業搬離水磨古鎮,打造以旅游產業為龍頭的藏羌風情旅游名鎮。如今,古鎮百姓在自家房屋開餐館、賓館,吃上旅游飯,呼吸上清潔的空氣。

        水磨古鎮的嬗變,見證著阿壩綠色崛起的努力。“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綠色是阿壩最大的底色,生態是阿壩最大的資源。”阿壩州委書記劉作明說,為保護生態,阿壩近年來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州、綠色崛起”戰略,促進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

        工業經濟占大頭的阿壩,定位“綠色循環”,做好“加減”法:“加”——新增新工藝、成倍增長的企業效益和更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探索跨區域合作發展“飛地”經濟模式,與成都市合作在金堂縣建立成阿工業園區、與德陽市合作在綿竹市建立德阿生態產業園區,州內工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建立汶川漩口新型工業集中區、茂縣土門循環經濟區;“減”——減掉低端產能與噪聲粉塵企業,先后停產阿壩工業園區14家企業,淘汰29家企業落后和過剩產能。

        圍繞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阿壩加快開發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改變以水電為主的單一能源供給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截至目前,阿壩州光伏項目已并網超過15萬千瓦。

        山川家園重新綠起來 

        “5年前,這么大的風一刮,肯定飛沙遮人眼。”若爾蓋縣轄曼鎮河拉村村民奪吉當周抓了抓頭發,攤開手——掌心干干凈凈,“現在高山柳長起來,沙塵飛不起來了。”

        轄曼鎮是若爾蓋縣沙化最嚴重的地區,沙地一度蔓延到鎮政府附近。如今,沙化地里佇立著一排排整齊的高山柳,一株株黃色的草簾子將它們連接起來。奪吉當周忙著給治沙隊搬有機肥、送酸奶,“我們受夠了風沙的苦,希望家門口重新綠起來。”

        從“靠山吃山”到“靠山治山”,四川藏區農牧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和主動參與意識越來越強。

        為保護草場,若爾蓋縣求吉鄉上黃寨村成立生態畜牧合作社,用圈養代替傳統放牧,減少草料浪費,減輕對草場的破壞,冬天也可以喂養牛羊,經濟收益大大提高。阿壩越來越多的羊群從草場走向圈舍,牧民的生活方式發生明顯變化。

        麥溪鄉位于四川若爾蓋縣濕地核心區,村支部書記足巴甲提議,嘎沙村成立“嘎沙村種草治沙牧民協會”,已堅持6年在沙化地里撒播草籽。

        紅原縣瓦切鄉牧民石斗賣掉了家里的300多頭牦牛,在自家的草場邊開了一家牧家樂。“牲畜沒了,但美了草原,引來了游客。”這兩年,石斗家的牧家樂每年都有10多萬元收入。

        生態扶貧鼓起錢袋子 

        全年日照接近1700個小時、地勢好還不缺水,如今的汶川縣大寺村,漫山遍野都是種植園。

        過去可不這樣。村民大多靠種糧食維持生活,一年沒幾個收入。

        2015年10月,四川省林科院成立大寺村產業幫扶專家組,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測土配方,手把手傳授脆皮李的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村民楊軍將原來4.5畝地改種脆皮李。2017年李樹開始掛果,扣除成本收入3萬元,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大寺村林地多,空氣好,夏季涼爽,距離大城市也不遠。兩年前,在幫扶單位幫助下,村民楊志文回鄉辦起了農家樂。沒多久,當地最大的農家樂——大寺古羌文化傳習所拔地而起,當年山里就來了城里的觀光客。“以前根本沒想過,我們這里還能有城里人來耍。”楊軍感慨。大寺村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000余人,營業收入超過10萬元。2016年8月,大寺村申報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

        生態扶貧,阿壩下足“繡花”功夫。阿壩州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阿壩每年整合3億元資金推進生態扶貧,深度開發造林綠化、沙化治理、森林管護、草原濕地保護等生態公益性崗位2.6萬個,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名符合條件的勞動力在生態公益性崗位就業。

        在若爾蓋縣,養了半輩子牛羊的貧困牧民羅科,去年9月當上了若爾蓋花湖濕地保護員,每月能領到830元補助款。目前全縣已選聘森林管護員264人、濕地管護員24人、防沙治沙工程后期管護員12人,300名來自貧困戶的管護員每人每年增收9960元。

        做好生態建設這篇文章,阿壩已嘗到甜頭。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1日 01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校园春色亚洲欧美| 里番acg全彩本子同人视频| 好吊妞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www.一级毛片|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篠田优被公侵犯电影|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5g影院天天爽天天|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884hutv四虎永久黄网|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73| 国产一级一级片|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果冻传媒第一第二第三集|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大片免费看|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老板在办公室里揉护士的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