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探訪三秦大地:看長征精神在新時代下綻放光芒

      2017年01月13日 10:26:29  來源:中青在線
      字號:    

        【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三秦大地:看長征精神在新時代下綻放光芒

        ——“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活動陜西站綜述

        發布時間:2016-10-06 21:01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李世芳

         從接下接力棒的那一刻起,一群80、90后的年輕人懷著對革命歷史的崇高敬仰,開啟了為期五天的采訪活動。九月的陜西已經開始有一絲涼意,參加采訪的年輕人卻滿懷熱情。

         重走長征路,感受厚重的革命歷史

         采訪團成員手腳并用,攀登薛家寨

         “走!走!別停下,停下就上不去了!”領隊在后面大喊著。采訪團一行人來到了陜西站的第一個紅色遺址——薛家寨革命舊址。1933年3月,劉志丹、習仲勛等帶著陜北紅軍到達銅川照金鎮,選中了這處懸崖峭壁作為自己的大本營。采訪團一行人面臨的就是一條近乎80°的陡峭山路。汗水浸濕了衣襟,這群年輕人手腳并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登,終于抵達山頂。“不親身體驗,很難想象老一輩革命家如何在簡陋的巖洞里指揮作戰,很難想象紅軍戰士如何在山路陡峭、一面是懸崖的大山中戰斗。”新華網記者馬若虎感慨道。

         在直羅鎮烈士陵園,采訪團成員為革命烈士敬獻鮮花并鞠躬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大家從墓碑上可以看到,許多烈士的祖籍是湖南、江西,他們就是跟隨紅一方面軍長征來到了直羅鎮。”一邊聽著講解員的講解,采訪團的成員們一邊俯身為烈士墓碑拂去落葉,敬獻鮮花。

         采訪團成員在延安新聞紀念館里拍照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在清涼山,采訪團一行人參觀了延安新聞紀念館。對于這群“搞新聞”的人來說,這里無疑是他們心中神圣的地方。據了解,清涼山曾先后是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新華通訊社、解放日報社、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印刷廠等眾多新聞出版單位的所在地。當時的新聞工作者堅信“筆和槍一樣是戰勝敵人的兩種銳利武器”,他們在潮濕的洞穴里創辦通訊社、建立廣播、辦報紙,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走過,恍如重回當年。無論是戰役遺址,還是革命紀念館,都帶領著采訪團回顧革命歷史,感受著長征精神對心靈的洗禮。

         重走長征路,探訪革命老區的新變化

         眼前一座座蔥郁的山丘,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別不相信,這真的是黃土高原上的新農村。

         文安驛鎮新建成的居民安置樓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1935年,紅二十五軍到達延川縣永坪鎮,是長征到達陜北的第一支紅軍隊伍。紅二十五軍與劉志丹率領的陜甘紅軍在這里勝利會師。81年后的今天,延川縣的人民群眾已經迎來了新生活。

         延川縣文安驛鎮51歲的徐海勝就是移民搬遷脫貧的代表之一。徐海勝一家四口曾經住在窯洞里,家里的地不多,收入來源主要依靠他外出打工。借助移民扶貧政策,由政府補貼一部分,個人出資一部分的方式,他們一家四口在文安驛鎮購買了80平米和120平米的兩套房子。提到這兩套房子,徐海勝的臉上難掩興奮:“現在房子在裝修,地板已經鋪上了,估計很快就能住進新樓里了!”

         文安驛鎮只是三秦大地上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十二五”以來,陜西省以貧困戶和受災戶搬遷為重點,累計搬遷49.6萬戶174.7萬人,其中貧困人口28萬戶106.9萬人。

         采訪團記者向當地村民了解蘋果種植情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發展特色產業,洛川蘋果為老區人民脫貧“造血”。“世界上每7個蘋果,就有1個來自陜西;世界上每3杯蘋果汁,就有1杯是陜西的。”洛川縣舊縣洛陽村村支書馮建海自豪得向記者們介紹起村里的蘋果園。

         “過去種莊稼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現在我們老兩口一年能有十幾萬存款呢。”看著自家果園里一個個紅彤彤的大蘋果,56歲的洛陽村村民喬月英笑得合不攏嘴。

         蘋果標準園所在的洛陽村有125戶505人,果園980畝。2014年,標準園畝均產量3000公斤以上,優果率90%,每畝收入1.5—2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1萬元中95%來自蘋果。2015年全村蘋果產量將達到10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萬元。

         記者了解到,縣政府制訂了許多優惠政策,鼓勵果農、大學生積極開拓以網絡化經營為主的新型果品經銷。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農村淘寶店也正在全面建設,全縣共發展電商、微商230多家,洛川縣也被授予了“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

         重走長征路,網媒記者不忘初心再出發

         為期五天,每天驅車趕往五六個采訪點,因為采訪時間有限,采訪團的成員們絲毫不敢懈怠。每到一個采訪點,記者編輯們生怕錯過一條信息,講解員、村干部、村民無不被手機、錄音筆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

         陜西銅川馬咀村,采訪團層層圍住村支書李云南進行采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白天采訪,晚上返回住處開始整理采訪素材、編寫稿件,每天睡兩三個小時成了采訪團小伙伴們的“共識”。為了追求報道的時效性,采訪完返回大巴的網媒記者們立刻拿起手機,編發微博、整理思路,所見所思即刻從指間傳播開來。

         中國軍網記者王玉在延安新聞紀念館內拍攝視頻短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攀 攝

         為了做出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全媒體報道,講好帶“陜西味兒”的紅色故事,記者們也是各出奇招。人民日報編輯胡成遠用一臺VR全景相機重現當年紅軍長征的一些場景;光明網記者滕文天在切尾巴戰役遺址所在的勝利山上冒雨舉著自拍桿做直播;中國軍網記者王玉一路抬著攝像機拍短片,最終為讀者呈現了《分屏丨革命老區VS繁華都市》這樣獲贊無數的視頻短片。

         網媒記者們用青春丈量革命熱土,用筆桿子傳遞長征精神。相信這一次的紅色洗禮,會讓他們受用終身,并在今后的新聞道路上不忘初心,將長征精神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李桂英]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国产中文字幕| 五月丁六月停停| 两个人在线观看的高清| 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中文|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aV| 秋霞免费理论片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2018av男人天堂|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 青青草原伊人网| 大炕上农村岳的乱|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2019中文字幕免费电影在线播放|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黑色丝袜美腿美女被躁翻了|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www国产91|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v日本|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