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十三五”國家科創規劃出爐 多項指標將翻番

      2016年08月09日 06:24:12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十三五”國家科創規劃出爐

        多項指標在未來五年將翻番或有重大躍升

        國務院22個國家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8日在中國政府網上全文發布。規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

        規劃強調,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確保如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在規劃描繪的未來五年科技創新發展藍圖中,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將大幅躍升。規劃提出12項主要指標。“首個指標就是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從現在的18名提升到2020年的第15名。第15名,意味著進入全球公認的創新型國家行列。此外,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高到60%,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這是一個國家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重要指標。”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說。

        值得關注的是,多項指標在未來五年將翻番或有重大躍升。比如,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專利申請量比2015年翻一番;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6.3件增至12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由2015年的9835億元增至20000億元。

        “近年來,我國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世界排名不斷攀升,2015年位于世界第四。這一排名有望在不到五年時間內上升為世界第二,但距離排名第一的美國尚有較大差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說。

        未來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將進一步加大,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2.5%。現在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約合2000多億美元,美國是4000多億美元。過去十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累計投入相當于美國的六分之一。

        “未來我國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將大幅提高。我國將圍繞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培育重要戰略創新力量。”李萌說。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深空

        建立空間站 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空間站試驗核心艙,以及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掌握貨物運輸、航天員中長期駐留等技術,為全面建成我國近地載人空間站奠定基礎。

        嫦娥“飛天” 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實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續等深空探測工程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啟動火星探測 圍繞火星環境、地質等研究和生命信息探尋等科學問題,按照“一步實現繞落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發展路線,到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突破火星環繞和進入、著陸與巡視核心關鍵技術,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開展火星全球性、綜合性的科學探測,高起點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我國月球以遠深空探測能力的突破。

        研制重型運載火箭 圍繞深空探測、載人登月等大規模空間活動任務需求,研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百噸級重型運載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級大直徑箭體結構、500噸級液氧煤油和220噸級液氫液氧兩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等核心關鍵技術,確定合理可行的總體方案。

        深海

        建立深海空間站 開展深海探測與作業前沿共性技術及通用與專用型、移動與固定式深海空間站核心關鍵技術研究。

        研制全海深潛水器 圍繞實施深海安全戰略的科技需求,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潛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級潛水器作業應用能力。

        深地

        深地資源勘探 揭示成礦系統的三維結構與時空展布規律,構建深部礦產預測評價體系,拓展深地礦產開采理論與技術,開發礦產資源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實現深部油氣資源8000—10000米、礦產資源1000—3000米的勘探能力,建立3000米深度礦產資源勘查實踐平臺、深層油氣和鈾礦資源勘查實踐平臺。

        加強極區科研 通過在極區觀測網、海底資源開發、深冰芯鉆探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探索設立大型極區國際合作研究計劃,提高我國極地科研水平和技術保障條件。

        深藍

        “天地一體化” 推進天基信息網、未來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的全面融合,形成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大數據 突破大數據共性關鍵技術,建成全國范圍內數據開放共享的標準體系和交換平臺,形成面向典型應用的共識性應用模式和技術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大數據產業集群。

        智能制造和機器人 以智能、高效、協同、綠色、安全發展為總目標,構建網絡協同制造平臺,研發智能機器人、高端成套裝備、三維(3D)打印等裝備,夯實制造基礎保障能力。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郭曉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特级黄色片| 国产又长又粗又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 老司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综合色色图| 视频aavvmm国产野外| 国产精品欧美视频另类专区|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日韩男女做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91麻豆最新在线人成免费观看 |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午夜不卡av免费|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国产精品喷水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xxxxbbbb国产精品|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迷走都市1-3ps免费图片|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一级毛片一级片|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刺激 | 欧美性v视频播放|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壮熊私gay网站的|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免费少妇a级毛片| 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