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巷鎮雙馬村新搭起的帳篷成了房屋損毀的村民的臨時住所。
20日晚20時11分59秒,高郵市與寶應縣交界處發生里氏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此后不到半小時內,又出現三次低級數余震,不遠處的揚州市有明顯震感。地震發生后,揚子晚報記者趕到距揚州100公里左右的震中高郵周巷鎮采訪獲悉,此次地震造成數十間房屋受損,部分倒塌。21日凌晨3時,毗鄰高郵周巷鎮的寶應夏集鎮雙琚村相橋組66歲男子左步平,被倒塌房屋砸傷后送寶應縣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權威 發布
揚州發布7·20地震處置情況報告
6鄉鎮受災,1死2傷,數十間房屋受損
21日中午,揚州市政府辦、應急辦發布7·20地震應急處置情況報告。報告稱,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2年7月20日20時11分59秒,在高郵市、寶應縣交界處(北緯33.0,東經119.6;震中位于高郵市周巷鎮湖蕩村),發生里氏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地震發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立即作出指示和批示,要求當地黨委、政府迅速了解震情,落實應急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21日上午,省委書記羅志軍親自打電話并再次作出批示,明確要求認真做好傷員救治、受災房屋修復等工作,并加強監測和輿情引導,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確保社會安全穩定。省長李學勇也打來電話,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地震善后工作。20日晚,副省長何權從南京趕赴高郵市周巷鎮,要求震區在做好群眾疏散工作的同時做好組織大型建筑、水利工程的排查。
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市長朱民陽明確要求高郵、寶應兩地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對重點部位組織進一步查實情況,并做好對受災群眾的救護和房屋修繕工作,加強對重要生命線工程的監測,加強24小時值守,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維護好社會穩定。
報告稱,根據地震發生到21日上午10時現場核查情況,高郵、寶應兩地共有6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1人,輕傷2人,數十間房屋受損,部分倒塌。根據這一狀況,揚州市各級部門特別是供電、供水、供氣、通訊等部門立即進入24小時值守狀態,縣鄉村三級干部正在繼續深入農戶走訪,現場查看災情,安置受災群眾生活。目前,揚州全市社會狀況穩定,市場秩序穩定,生產生活正常。
震中 回訪
紅會緊急支援,受災村民著手重建家園
震中高郵周巷鎮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雙馬村。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災民拿到的帳篷都被臨時搭建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還有的帳篷搭建在衛生院里。不少志愿者也來到這里幫忙。
據了解,震后,揚州市紅十字會緊急行動組織物資,并連夜將首批抗震救災物資送往部分震區。在高郵市臨澤鎮、周巷鎮,以及寶應縣夏集鎮,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部分災民發放了帳篷和被子等。20日深夜,省紅十字會秘書長李玉寧也趕到高郵和寶應部分震區。他介紹,他們第一時間到震區主要是查看災情,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李玉寧昨日傍晚告訴記者,20日深夜,首批23頂救災帳篷已經送到群眾手中,21日,省市紅十字會又現場發放了50頂帳篷。目前還有200頂正在從中國紅十字會安徽備災中心緊急調出,發往地震災區。預計21日夜就可到達。除了帳篷外,紅十字會和相關部門還發放了大量衣服、夏被和生活日用品。
目前,由中國紅十字總會、省市紅十字會組成的3支隊伍心理干預隊、醫療救助隊、應急救援隊,共計40多人正在臨澤鎮、周巷鎮、夏集鎮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
昨天下午,記者在寶應夏集鎮雙琚村看到,一些村民已經自己行動起來,清理瓦礫,開始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