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網絡謠言的生成機理與治理之策

      時間:2012-04-18 17:2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期有關部門出重拳查處整治網絡謠言,體現(xiàn)了我國維護公共秩序、防止公民合法權利受謠言損害的堅定決心。這也說明,網絡謠言已經成為互聯(lián)網信息領域必須正視的公害。按照權威部門的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僅3月中旬以來有關部門清理的各類網絡謠言信息就高達21萬多條,這充分證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的緊迫性。

        近期的網絡謠言治理行動是及時而高效的。但是從長遠看,我們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要致力于從根本上遏制利用互聯(lián)網造謠傳謠行為的滋生和蔓延。為此,我們必須努力把握網絡謠言的生成機理。只有在清醒客觀地認識到網絡謠言產生、傳播、擴散的內在規(guī)律,才有可能找到切實有效的治理之策,構建起應對網絡謠言的長效機制。

        其一,謠言生成的起點始于謠言的制造者。謠言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依附物,任何社會形態(tài)和社會發(fā)展階段都不同程度的伴生著各種類型的謠言。也就是說,只要社會還處于不完善的發(fā)展狀態(tài),就會不同程度地存在對社會的不滿、抱怨乃至仇視,因而也就會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造謠者。從今天我國的網絡謠言現(xiàn)狀看,造謠者既有外部力量支持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所謂異議人士,也有基于個人或機構利益需要的虛假信息發(fā)布者;既有仇視國家和社會的恐怖謠言制造者,也有僅僅處于發(fā)泄個人不滿的攻擊而貶損他人名譽的無聊者,這些造謠者雖然身份和出發(fā)點不同,但目的和造成的后果則是相同的,那就是通過捏造事實、編造虛假信息發(fā)泄對社會的不滿,在社會中制造恐怖、不安、焦慮的氛圍。

        其二,傳謠者的存在構成了這一機理中重要的介質。傳謠者雖然并不直接制造謠言,但卻通過自己的傳播行為使謠言得到迅速擴散,很容易導致謠言被誤以為可能是真實的信息。如果說造謠者還能因其觸犯法律的行為而易于受到追究和懲治的話,傳謠者往往因其數(shù)量眾多而產生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在謠言的生成鏈條中扮演著實際上的直接責任者角色,在很大程度上起了更加惡劣的作用。

        其三,信謠者是謠言生成機理的末端,但卻最有可能成為謠言的付諸行動者。信謠者的社會心理基礎,在于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以來一部分人存在的焦慮和緊張。一部分人由于各種原因和壓力,常常用懷疑的眼光來感知一切,更容易以個體的切身感受或想象而不是以理性的心態(tài)來對信息做出判斷。謠言的制造和傳播因此也就有了大規(guī)模擴散的社會心理基礎。

        其四,在當前的網絡謠言生成機制中,網站乃至傳統(tǒng)媒體也應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信息發(fā)布載體的網站,有責任發(fā)揮謠言過濾器的功能,必須承擔保障自身平臺所發(fā)布信息真實性的責任。從近期網絡謠言的泛濫狀況看,大量的網站顯然未能履行自己的責任。長期以來,我國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承擔著權威信息發(fā)布者的角色,并因此在受眾中擁有很高的信任度。但近年來,一些傳統(tǒng)媒體在發(fā)布言論時也出現(xiàn)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未經證實的網絡信息常常被任意的引用和轉載,導致網絡謠言超越互聯(lián)網范疇而產生更加廣泛的社會負面影響。

        應該強調,網絡的出現(xiàn)本身不一定會導致謠言。但是,作為大規(guī)模、高速度的信息傳播平臺,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為謠言的擴散在兩個方面提供了比過去更加便利的條件:一是謠言的傳播速度空前加快,監(jiān)管者常常還來不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就已呈泛濫之勢;二是謠言的可控性降低,造謠者的非實名身份和傳謠者的渠道多樣性都使控制謠言傳播的難度加大,從而可能導致謠言的負面社會效應和社會影響被極大地放大。

        在厘清網絡謠言的生成機理的基礎上,應對網絡謠言的治理之策也就有了清晰的思路。從根本上說,網絡謠言是對現(xiàn)實經濟社會生活的扭曲和貶損,因而遏制網絡謠言的產生、傳播和擴散不僅要加強對互聯(lián)網的管理,還要切實消除謠言滋生的經濟社會條件并完善法治建設。

        第一,建立網絡言論發(fā)表者真實身份的確認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治理手段。必須看到,網絡造謠傳謠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造謠者和傳謠者的僥幸心理。由于可以用編造的虛假身份在網絡上發(fā)表言論,造謠就可能成為那些在扭曲的陰暗心理支配下采取的自認可以規(guī)避法律懲罰的行為。在更為寬泛的層面看,一個勇于為自己言論負責的人不會千方百計隱匿自己的身份。由此也可看出,微博客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制度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廣,論壇、博客、社交網站都應大力推廣這一做法。

        第二,對造謠者零容忍。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謠言是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必須采取的合理行動。謠言對于社會的危害不僅在于它對正常秩序的破壞,更在于如果一個社會容忍謠言的四處存在而漠然視之,將導致一個未受懲治的謠言將帶來十個、百個謠言的泛濫,社會將因此陷入嚴重的無序和混亂狀態(tài)。

        第三,理性的公民教育是促使最大限度減少網絡謠言存在的長期路徑。互聯(lián)網造謠傳謠信謠現(xiàn)象的背后,折射出我國對理性公民教育和養(yǎng)成的不足。正是理性價值判斷的缺失,才會有大量的網民在接受信息時不加選擇或沒有能力進行理性選擇。因此,要切實防止網絡謠言對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最終需要我們培育理性的公民和理性的網民,使網民在面對大量的信息沖擊時不致迷失自己,不致受到欺騙和蠱惑而不自知,使網絡謠言能夠在不盲信盲從的受眾面前不攻自破。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網絡謠言治理將長期構成我國互聯(lián)網管理面臨的一道難題。在今天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時期,我們或許不能期望在網絡上徹底根除謠言,但最大限度地減少謠言及其影響,并對謠言加以有效懲治,則是我們可以完成并必須完成的使命,我們對此報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作者為上海社科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李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sss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波霸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99er66在线视频|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日韩欧美| 777米奇影视盒|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观看 |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www亚洲成人|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草莓视频app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中文字幕视频网|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日本护士xxxx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毛片大片免费看| 公在厨房对我猛烈进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