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

      2011年06月03日 22:11:0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 歷史銘記著這一天——1984年10月15日,中國首個南極考察隊出發前夕,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親自揮毫,為考察隊寫下“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題詞。

        2009年10月15日,時值中國南極考察25周年之際,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正是這一光輝題詞,指引著中國南極考察走過25年的非凡歷程,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極地考察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信念,無論中國的極地考察事業如何發展,和平利用南極的口號永不過時。

        “一船三站”格局基本形成

        梳理25年來中國南極考察事業的發展脈絡,陳連增指出,中國的極地考察提出于20世紀50年代,醞釀于60年代,起步于80年代,全面開展于90年代。

        1983年,中國正式加入《南極條約》,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成員。1984年10月,中國首支南極考察隊組成,開啟了對南極科學探索的遠征。1985年2月,中國在南極建立了首個考察基地——長城站。1989年2月,中國又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成第二個考察基地——中山站。2009年1月27日,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昆侖站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建成,標志著中國從極地考察大國向極地考察強國邁出關鍵一步,實現了中國從南極大陸邊緣向腹地挺進的歷史性跨越。

        經過25年的發展,中國已基本形成以“雪龍”號科考船和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一船三站”為平臺的總格局,成功組織了25次南極科學考察,累計近4000人次進入南極地區。“南極的風霜雪雨、嚴酷冰情以及高寒缺氧等惡劣的自然環境,使中國南極考察隊經受了冰雪的洗禮,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專業化考察隊伍,這是中國南極考察最寶貴的財富。”陳連增說。

        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陳連增說,經過25年戰風斗雪、艱苦卓絕的實地科學考察,中國的南極科考工作者獲得了大批極其寶貴的數據、資料和樣品,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其中,在地質研究方面,通過對泛非構造運動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了對東南極地殼演化的認識。同時,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考察隊采集了近1萬塊南極隕石標本,使中國南極隕石擁有量躍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科學家還初步完成了中山站至冰穹A地區冰川學基本觀測剖面的觀測,為中國開展南極內陸冰蓋研究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開拓了埃默里冰架與海洋相互作用這一新的研究領域,使冰川學研究更廣泛地與國際前沿研究結合起來。

        此外,在生態學、冰川學、南極近現代環境演化、日地空間環境、南大洋考察、氣候、地震觀測等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也取得了優異的科研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南極這個冰雪世界的認識。

        “但在我看來,25年來中國在極地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大的成果還不夠,”陳連增坦率地說,“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科學家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與我們的綜合國力直接相關。”

        他認為,過去由于中國國力較弱,國家沒有對極地科研投入太多資金,導致科研人員往往依靠申請基金項目或是僅憑個人興趣,帶著各自的課題前往南極,因此難以形成撼動國際極地研究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現在從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后勤支撐平臺來看,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因此,這是我們今后要加強的工作。”他說。

        力求“軟”“硬”實力雙突破

        談及中國未來的極地發展戰略,陳連增指出,國家海洋局目前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明確極地考察的國家目標,這一目標大致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進一步加深對南北極的認識,尤其是南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其資源狀況等;二是進一步強化中國在南北極的實質性存在,進行綜合性的科學考察活動;三是積極參與國際極地事務,確立中國在南北極事務中的戰略地位。

        陳連增透露,為實現上述目標,國家海洋局將同時從“軟實力”與“硬實力”上尋求突破。在“軟實力”方面,通過設立極地考察領域的重大專項,切實提高中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水平,圍繞重大科研問題,由國家統一部署和投入,整合國內的科學家進行研究,爭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在“硬實力”方面,也將多措并舉。陳連增表示,為進一步增強極地考察的后勤保障能力,國務院目前已批復同意我國自主建造一艘極地破冰船。此外,破冰船的碼頭基地建設也將加緊進行,倉庫、培訓基地等配套設施的建成,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具有獨立極地考察基地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中國還將在南極考察站配備一架固定翼飛機,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保障能力。

        中國自購的一架能一次性吊裝5噸重物的卡莫夫直升機(Ka-32)日前也正式入列中國極地考察。“這標志著極地考察卸運物資將逐步向傳統的冰上卸貨和手拉肩扛式建站告別,最大限度地降低科研人員的工作強度和風險,也標志著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陳連增說。

        “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主權歸屬的陸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盡管《南極條約》暫時凍結了相關國家對南極的領土主張,但圍繞南極領土與資源權屬的明爭暗斗一刻都沒有停止。在這種形勢下,鄧小平“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口號是否依然適用?

        陳連增對此的回應斬釘截鐵:“和平利用南極永不過時,只要《南極條約》存在一天,我們‘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大旗就要高舉一天,因為《南極條約》的宗旨就是和平利用南極,禁止軍事活動。”

        “我們希望南極是被和平利用的。在未來,人類能以和平的方式利用南極,這將是人類共同的福音。”他說。

        陳連增指出,在南極事務問題上,中國的發言權正隨著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的發展壯大與日俱增,尤其是昆侖站的建立,更讓中國作為《南極條約》協商國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昆侖站是目前南極洲海拔4000米以上的唯一的科學考察站,陳連增表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合作,利用昆侖站這一平臺開展極地科學研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愿為人類探索南北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 α片毛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网址大全|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欧美乱大交xxxx|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yy6080影院| 日本福利视频一区| 免费国产剧情视频在线观看|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五月开心播播网|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播放网站| 可以看的毛片网站| 黑人一级大毛片|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免费|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色台湾色综合网站| 国产美女被爆羞羞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杨钰莹欲乱小说|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天天av天天av天天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