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巨無霸”為粵港澳大灣區“加油”!
我是一座世界級“煉化巨無霸”,
我住在南海之濱。
曾經,這里是一片灘涂,
當石油工程建設者到來后,
一座煉塔林立的大南海石化工業園區誕生了!
6月26日至6月29日,
喜訊頻傳。
煉油區4套核心裝置密集中交,
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
想了解“煉化巨無霸”的南海之濱“煉”成記嗎?
視頻,一起來看!
Part 1. 這事干不成?再難也要破殼!
重達4606噸、堪比900多頭成年大象的塔器,建設者們怎么能將其成功吊起?
要完成相當于2100米深海壓力管道的焊接,靠的什么“神技”?
在臺風、暴雨、高溫下建設項目,又是一種什么體驗?
曾經,擺在面前的設計圖紙有十多米高、90多公里長,換做你,會作何感想?
……
覺得不可思議吧?這就是在我身上發生的奇跡!
他們就是“奇跡創造者”!
這些來自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年輕建設者們鏖戰于南海之濱的灘涂之上,
讓我這座“煉化巨無霸”橫空出世,
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加油”助力!
Part 2. Amazing!原來我還是個技術控!
你可別小看我,
我身上有著多項全國及以上紀錄:
全球單套生產能力最大的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核心設備抽余液塔4606噸,為亞洲最重塔器;
國內最大的420萬噸/年蠟油加氫裝置2臺加熱爐安裝,開創了中國石油首個方爐整體橇裝化安裝先河;
煉油區龍頭裝置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電脫鹽罐,為國內同類最大單體設備。
……
不僅如此,標準化設計、規模化采購、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信息化建設、數字化交付等新建造手段在我身上得到大規模應用!
Part 3. 沒有你們的汗水,就沒有今天的我
我見證了一次次說變就變的天氣,
還有臺風、暴雨夾擊下的巨浪排空。
南海之濱的石油工程建設者們,
曾在大雨瓢潑時,躲在大型設備下,等雨停了繼續開干;
也曾在上蒸下烤的環境中,埋頭苦干,衣服濕得都能擰出水。
我見證了項目建設者們每天的奔波,
從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到工程質量管理部門,
從項目質監站、監理單位到設計單位,
無數次檢測與論證,熬夜與討論。
伴隨著叮叮咚咚的敲擊聲和大型設備運作的轟鳴聲,
我拔地而起!屹立在南海之濱!
Part 4. 我想對近3萬名建設者們說……
我是中國石油在廣東地區建設的唯一煉化項目,
也是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未來我也將與石油工程建設者一起,
奉獻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
為廣東實現“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提供強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