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紅色守候”一輩子,九旬“守宅奶奶”義務講黨史傳火種

      2021-05-13 09:46: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本報記者鄭夢雨

        幾根梁柱,頂起的既是原中共浙皖特委所在地,也是一位老人的家。

        浙皖交界地,福嶺山村,老屋墻上沉積著時光的痕跡:80多年前,革命烈火曾在此熊熊燃燒。

        嫁入福嶺山,走過新舊兩個社會,93歲的林翠娥珍藏著紅軍留下的老物件,懷著一顆飽經(jīng)風霜的心,固執(zhí)又孤單地堅守在此,向遠方傳遞著山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紅色故事。38年來,聽過她義務講解的不下10萬人次。

        她單薄佝僂的身體,站在這山村中,好像一幀靜止畫面。

        一座山,一處老宅,一位九旬老人,四代人。

        天井下的故事

        “這是我的家,我結婚時就住在這里。”林翠娥指著邊房說。

        浙江省開化縣何田鄉(xiāng)柴家村福嶺山,山高路陡,地勢險要。隸屬于中共皖浙贛省委的浙皖特委曾在此成立,辦公場所就設在林翠娥居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宅。林翠娥家兄弟親戚10余人曾同住于此,后來相繼搬走,只留下夫妻二人。

        木結構老宅坐西朝東,面闊三間,墻上“紅軍政宣”字跡依然清晰可辨。走進廳堂,正上方掛著浙江省委原書記鐵瑛所書“中共浙皖特委舊址”牌匾,下方懸掛著趙禮生和邱老金兩位革命先烈的畫像。

        開化黨史資料記載,1936年4月,開婺休中心縣委由長虹庫坑轉移到何田福嶺山,由此拉開福嶺山革命斗爭序曲。1936年7月,中共皖浙贛省委書記關英以及熊剛、劉毓標率皖浙贛獨立團從休寧石屋坑、里廣山來到福嶺山,同年8月13日,中共浙皖特委在福嶺山成立。

        這是中共皖浙贛省委下屬的五個特委之一,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浙江成立的第一個地市級黨組織。中共開化縣委、縣蘇維埃政府也同時成立,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縣級蘇維埃政權,成為當時南方八省堅持斗爭時間最久的紅色根據(jù)地,在南方三年游擊斗爭史上輝煌無兩。

        1953年,25歲的林翠娥與從部隊復員、在郵電所工作的江光銀結為夫妻,從此留在福嶺山。山中生活平凡清簡,發(fā)生在這個家里的故事,成為她最深切的記掛。

        天井爬滿青苔。茶余飯后,農閑之時,林翠娥就是坐在這天井下,聽婆婆講紅軍的故事。

        “七月初七天,打進開化縣,打得反動躲一邊,僥險真僥險……紅軍真正好,打的是土豪……”

        林翠娥聽婆婆講,當年紅軍駐扎福嶺山,這里曾是他們的辦公地。93歲老人,講到這里時聲音響亮:“紅軍每次來住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來了就走,有的住上半個月,婆婆給他們燒魚湯,幫他們療傷,他們也經(jīng)常幫百姓挑水、砍柴。婆婆常說紅軍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

        軍民魚水情,融進深山的每處溝壑。

        屋旁山腳處至今留有紅軍避險時的“紅軍洞”。林翠娥家中還珍藏著紅軍用過的老物件——編草鞋的“草鞋耙”、竹筒、木板床……

        丈夫江光銀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他的三個哥哥都是紅軍,大哥江光余曾任貧農團團長,后來犧牲。自從嫁入福嶺山,林翠娥的紅色情結,便深深結于心腸。

        入黨申請書

        林翠娥出生在開化縣馬金鎮(zhèn),父親在鎮(zhèn)上開染坊,家境尚可。進入學齡,林翠娥踏進了馬金崇化小學的校門,成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女學生。“我讀了7年高小……”談起上學時光,林翠娥布滿皺紋的眼角漾過一絲喜悅。

        學習普通話、排練唱歌,《當紅軍》《松花江上》等歌曲回響在耳畔。上學背課文、做數(shù)學題,回到家有媽媽燒好的飯……那是林翠娥至今感到最幸福的時光。14歲時母親離世,繼母生了妹妹,本可以讀女子中學的林翠娥,只能留在家中做家務,快樂的童年蕩戛然而止。

        讀書時她不僅學會了識文斷字,還接觸了進步思想。“那時正是全國抗戰(zhàn)時期,學校組織示威游行,我們舉著拳頭高喊‘打倒?jié)h奸汪精衛(wèi)!’‘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她先后參加了數(shù)次游行。

        “我親眼看到一個女孩被殺害在馬金的河灘上,聽到她高呼‘就算殺了我,將來還是紅軍的天下’。”“她只有19歲啊,是真正的英雄。”這些片段深深烙印在林翠娥的心上。數(shù)年后,她得知當時被殺害的是余云鳳烈士。

        1983年,開化縣民政部門前來考察這棟老宅,欲恢復中共浙皖特委舊址。林翠娥和丈夫商量后決定把房子捐給國家,并繼續(xù)住在老宅中看護。自此,她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史的“義務講解員”,一講就是38年。

        “我叫林翠娥,今年93歲。我家出了三個紅軍,我丈夫是抗戰(zhàn)老兵。我一直有個心愿,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這個想法更為強烈,我向黨組織提出申請,要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懇請黨組織考驗我。”

        這份入黨申請書由林翠娥口述,女婿執(zhí)筆。4月8日,林翠娥在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上一筆一畫寫下名字,鄭重遞交村黨支部。

        “我經(jīng)過新舊兩個社會,通過對比,我深深地感受到?jīng)]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林翠娥說。

        紅色火種

        每天清晨8時許,體重僅60多斤的林翠娥就拄著登山杖,佝身踱步到特委舊址,掃地、擦桌、燒開水,靜候賓客到來。有人前來參觀拜訪,她都起身相迎,微笑交流,再起身目送訪客離開。“紅軍洞”“英雄潭”等紅軍故事,經(jīng)她講述逐漸被人熟悉。

        “既是看守,就要擔起這個責任。”林翠娥鄭重地說。不論來的是一個人還是一批人,她從不敷衍。每次接待前,她都要換上干凈衣服,再洗臉洗手,她說這不只是對客人的尊重,也是對紅軍先輩的敬畏和感恩。

        紅色火種在林翠娥家中傳遞。林翠娥的女兒江林敏說,在革命先輩和父輩的影響下,兒孫們從小養(yǎng)成了勤勉正直、自強自立的品格。談及奶奶林翠娥,39歲的江友恒自豪地說他的名字就是奶奶取的,寄望自己做事有恒心,對人真誠友善。

        “我教導他們要坦誠做事,真誠待人,清清白白做人,實實在在地報效國家。”江林敏說。如今,林翠娥的孫輩中有3人考上重點大學,其中2人留學歸國。家里已是四代同堂,林翠娥內心十分滿足。

        獨自走過這些年,一顆飽經(jīng)風霜的心,成日坐在這天井下,迎來送往。

        “這里曾經(jīng)是我的家,只要我還講得動我就會一直講下去。”對林翠娥而言,守在這里,不單單是守住那一段傳承不息的紅色記憶,更是守住自己的那份精神信仰。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爽新片xxxx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国产|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图片区另类小说|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漫画|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久久久99视频| 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正在播放|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潮喷|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四影虎库1515mc海外|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妇女被猛烈进入在线播放| 亚州1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2021|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韩国免费乱理论片在线观看2018|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丰满老熟好大bbb| 欧美乱大交xxxxx|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高潮内射免费看片| 在线看欧美三级中文经典|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