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北京千年古墓群重見天日 一墓主來自"朝鮮縣"

      2016年03月09日 09:54:57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原標題:北京千年古墓群重見天日 一墓主來自"朝鮮縣"

        2014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員在大興城區(qū)發(fā)現的古墓群發(fā)掘清理墓葬。本版供圖/北京市文物局

        考古人員對一處古墓進行繪圖。

        考古人員在對墓葬內部進行清理。

        新京報訊

        (記者陳瑤 實習生彭子洋)大興城區(qū)發(fā)現古墓群,而且還跨越了上千年的歷史。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大興區(qū)黃村鎮(zhèn)三合莊村發(fā)現從東漢到遼金時期的古代墓葬129座,時間跨度上千年。這個古墓群中,各個朝代的墓葬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點,出土的文物也揭示著北京地區(qū)多個歷史時期的人文風貌。

        距地鐵站不到2公里

        所在地曾擬建住宅樓

        文物部門介紹,該古墓群地處大興城區(qū)的西北部邊緣,原為三合莊村所在地,距離最近的地鐵站不到2公里,原計劃在上面建設住宅樓,2010年進行土地開發(fā)整理時局部勘測發(fā)現了古墓。2013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勘探結束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2014年10月10日主持古墓葬的發(fā)掘工作,去年年底因天氣寒冷發(fā)掘工作暫停,進入“冬歇期”。

        經過此前的勘探和發(fā)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已清理出墓葬75座,其中東漢墓7座,北朝墓2座,唐代墓葬33座,遼代墓葬33座。很多墓葬保存完好,不僅有完整的人類尸骸,還出土了陶器、瓷器、漆器等陪葬物品。有的墓葬十分壯觀,不僅空間大、墻上設有仿木的廊柱、墻壁上還繪有人物、家具等精美壁畫。

        據了解,對剩余54座墓葬的發(fā)掘工作將于本月內展開,預計今年5月底、6月初結束發(fā)掘工作,同時將同步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時間跨度長墓葬數量多

        北京地區(qū)近年罕見

        “這片古代墓穴之所以得以較好地保留,很大程度上與永定河在歷史上多次泛濫,墓地被淤泥覆蓋有關”,考古專家表示,古墓群延續(xù)時間之長、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數量之多,墓葬形制種類和保存之完好,為近些年來北京地區(qū)所罕見。

        專家介紹,古代有“視死如生”的說法,希望通過墓室構造、壁畫、殉葬品等方式將墓主人生前的場景帶到墓里。因此,這些墓葬對歷史及藝術研究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當時的社會生活。

        亮點

        1 東漢

        “磚槨墓”顯現民族交流融合

        東漢墓葬距今約兩千年,是這批墓葬中年代最久遠、布局最簡單的墓葬。

        7座東漢墓均為平民墓,出土有陶器和銅錢等隨葬品,該墓葬最大的特點是“磚棺”,全部為小型磚室墓,用磚做成棺的樣子,因此又稱為“磚槨墓”。

        這些墓葬均為梯形,南側寬且高,北側窄且低,和現如今的葬具相似,考古專家認為這種形制的“棺”是具有“胡人”的喪葬文化因素。這是本地區(qū)歷史上這一時期民族間彼此交流、融合、學習的結果。這與歷史上北京地區(qū)長期處于漢、胡雜居的社會現實分不開的。

        2 北朝

        銘文磚記錄朝鮮移民“入京”

        之前北京地區(qū)發(fā)現過有明確紀年的北朝墓僅有一例,本次發(fā)掘的1座紀年北朝墓具有重要意義,為北京地區(qū)北朝墓的形制特點樹立了標尺。

        另外,在北朝墓葬中出土了一塊刻有銘文的磚,記載了墓主人叫韓顯度,祖籍是樂浪郡朝鮮縣,下葬于元象二年(539年)。而墓主人的祖籍耐人尋味。樂浪郡是西漢漢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平定衛(wèi)氏朝鮮后,在今朝鮮半島設置的四郡之一,位于今朝鮮平壤市區(qū)。但隨著中原王朝實力的削弱,到公元313年,樂浪郡又被高句麗奪了回去。

        據史料記載,在北魏統(tǒng)一北方的進程中,曾有“遷朝鮮民于肥如(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復置朝鮮縣(今河北省盧龍縣)”的記載,“肥如”和“朝鮮縣”均距北京較近。

        歷史學者表示,古代官方強制的人口遷徙經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向貧困及邊防地區(qū)移動,促進地區(qū)開發(fā);二是出于政治原因,打擊牽制被遷徙者。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本次遷徙更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

        3 唐

        墓室“裝潢設計”擺放“家具”

        唐代33座墓葬形態(tài)不同,有小型的磚室墓,也有大型的“甲”字型墓。小型的磚室墓與東漢的類似,“甲”字型墓形制則繼承了當地的北朝墓葬的傳統(tǒng),墓室形狀為弧邊方形。到了晚唐時期,隨著當地漢、胡雜居的日益深入,胡化也愈發(fā)嚴重,其中墓室形狀越來越圓就是表現之一。

        此外,當地居民的喪葬觀念也逐漸朝著世俗化的方向轉變。墓室內出現了磚仿木結構和磚仿家具裝飾,仿木構主要是墓室內施斗拱、立柱等建筑構件,仿家具主要是桌椅、門窗、燈等。這使得原本簡單的墓葬有了“營造”的氣息,即前期設計后期施工。同時,這種裝飾客觀上反映了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具有劃時代意義,對后代的家具陳設布局、日用器具的生產以及人們的審美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4 遼

        壁畫保存完整 還原生活場景

        遼代墓葬33座,遼代磚室墓的形制與唐代墓葬近似,墓室形狀上更圓,墓室內也有磚仿木的結構。墓主人全部火化,僅以骨灰埋葬,這與遼代崇尚佛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另外,遼代氏族興盛,漢族、契丹族多以氏族聚居,家族形態(tài)在當時社會普遍存在。因而在已發(fā)現的遼墓中即有為一個家族墓,目前看這個家族墓里埋藏了至少3代人。考古專家表示,這一特點對于考古來說既是“幸事”也是“不幸”,經常發(fā)現一處就連帶一個家族,但是有一處被毀,一個家族的歷史也被毀了。

        兩座壁畫墓是本年度墓地發(fā)掘最為重要的發(fā)現,壁畫畫在墓室內的四壁,底色為淡黃色,上面用紅、黑線條繪制出家居生活的圖案。能看出一個體態(tài)豐腴的女人,家用的桌椅、五斗櫥等設施齊全,桌子上面還有水果,凳子上還有坐墊,是當時主人生活的生動寫照。

        目前北京地區(qū)發(fā)現有壁畫的遼墓不超過10個,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的|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妖精的尾巴国语版全集在线观看| 乱子轮熟睡1区|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国产久视频观看| 1024人成网站色| 夜色私人影院永久入口|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538在线精品| 奇米777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亚洲精品电影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国产剧情中文字幕| jizz.日本|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yellow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片| 老司机免费福利午夜入口ae58|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777成影片免费观看|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污污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