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石獅臺企鵬程實業技術研發中心的會議室里氣氛熱烈,技術總監江三鎮召集其他6名工程師,正在進行一場面料技術討論會。今年,鵬程實業投入500多萬元資金,意欲在面料研發領域取得新突破,繼續保持在國內面料業的領跑者地位。
江三鎮和其他6名工程師全部來自臺灣。由江三鎮領銜的這個研發團隊,已扎根鵬程實業多年,近年來,這個團隊為鵬程實業在玉米纖維、納米纖維、功能型等面料技術領域的研發立下汗馬功勞。
55歲的江三鎮告訴記者,他是臺灣嘉義人,早年在王永慶的南亞塑膠公司工作。200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江三鎮和鵬程實業的老板相識,兩人非常投緣,江三鎮當即決定到石獅發展。“那時臺灣服裝面料的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了,而大陸有著廣闊的舞臺,那時我堅持認為我的事業應該在大陸!”談到當時的決定,江三鎮說。
記者從石獅市僑臺外事局獲悉,眼下,在石獅,像江三鎮這樣的臺灣科技人員,總數已經達到280多名。這些技術人員,集中在紡織服裝、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和食品等領域。其中,以紡織服裝業為甚,人數達到160多人。
在石獅通達公司,一個由多名臺灣科技人員為主導的研發團隊已經工作了5年。在這個團隊的研發努力下,通達的產品,已由前幾年單一的電腦配件,發展到了目前的衛星接收器、數字轉換器、手機配件等一系列產品。在傳統的電腦配件領域,通達公司的產品技術和質量也做到了大陸的高端市場——成為聯想、松下、IBM等大公司的配套零部件供應商。幾年前的小企業,如今已發展成為年產值超7億元的當地電子信息龍頭企業。
石獅經濟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初到2000年前后,第一批臺灣科技人員進入石獅,盡管當時數量不多,但幾乎都集中在紡織服裝領域。這些技術人員,主要為石獅的紡織服裝企業提供設備采購、安裝、維修等服務,為石獅紡服業產業集群的壯大作出了貢獻。而近年來,在大陸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進入石獅的臺灣科技人員,以年輕的80后為主,他們主要從事研發和設計工作,涉及的行業也從紡織服裝擴展到了電子信息、機械制造、食品、玩具等行業。在不少民企,這些臺灣的年輕人正逐漸成為技術中堅。
“石獅這里發達的制造業,充沛的人流物流,孕育著很多投資創業的機會。加上與臺灣相近的氣候、習俗,以及便捷的交通,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位臺灣的技術人員對記者說。(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吳金森)
[責任編輯: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