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校園霸凌"問題嚴重 深入分析暴力背后的根源

      2016年03月11日 11:27:00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字號:    

        近日,臺灣“第一夫人”周美青在其博客上呼吁關懷“校園霸凌”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臺“教育部長”吳清基也現身說法,強調要加強生命和法治教育,讓孩子待人如己;國民黨“立委”趙麗云則呼吁仿效美國訂定“反霸凌法”。

        據悉,臺灣初高中、職校男生遭霸凌的比率達10.3%,即有一成左右的小學生,每周至少被同學欺負一次,超過六成的學生表示在學校曾被同學欺侮……如此高的比率,足見臺灣校園霸凌事件的嚴重性,為何象征著青春和純潔的校園,會發生如此多的暴力事件?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有哪些?記者電話采訪了臺灣教育界的相關專家。

        家庭 缺乏關愛“暴力遺傳”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個關于“臺灣暴力媽”的小短片,一位媽媽因為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跑進校園,狠狠地甩了施暴男童三巴掌,其火爆脾氣讓網友們“嘆為觀止”,眾人紛紛指責這位媽媽錯誤的示范行為。

        擁有40年教齡的臺灣中學老師方美倫告訴記者,學生之所以會訴求于暴力,據她觀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于父母也愛使用暴力,甚至有的祖父母也常常動不動就打小孩,這讓小孩有樣學樣,遇到不順心的人和事就爆發出來。“家庭因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然而現在的家長,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常常忙于賺錢而忽略對孩子的關愛。”

        對于喜歡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家長,周美青在博客中也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許多小惡霸的父母傾向權威服從、認同體罰,打罵孩子時卻完全無視孩子的感受”。周美青認為,孩子以欺負別人為樂,也許是為補償學業或生活上的挫折,這可以算是幼稚的“英雄主義”。但最主要的還是孩子對暴力行為的認同,不尊重別人,對別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

        學校 缺乏人手有心無力

        “一男生在校園門口遭群毆”、“大姐大在校園廁所對其他女生動粗”……類似新聞屢見報端,面對學生的種種暴力行為,學校也是焦頭爛額,但是本應承擔主要管理責任的校方,卻因為人手不夠而沒辦法杜絕這種行為的發生。日前,臺灣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于校園霸凌案件,教師雖想協助,但受限于人力不足,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根據臺灣 “輔導管理辦法”,一般教師在得知校園發生霸凌事件后,是先給予口頭輔導,再報請訓導或學務處處理。但是許多學校人手不夠,教師有課程要兼顧,而問題負責處往往可能就只有2個組長,即使想處理,也會因為人力匱乏而受限。

        由于周美青的 “登高一呼”,目前許多學校都加強了防范措施,高雄市所定的 “防制校園霸凌行動計劃”,規定學校人員包括導師、教師、行動人員等的權責及分工機制,并建立危機處理作業流程。臺“教育部”進一步強調,未來如果發現學校相關人員未能對霸凌事件及時察覺、防范,都將予以懲處。

        媒體 關注八卦淪為幫兇

        八名同學對一個男生拳打腳踢,用美工刀割其鉛筆盒,還在他的便當盒內攪爛布丁并吐痰,而這個過程還被人拍成照片放在網絡上。相類似,周美青在她的博客中,還提到三個小學生毆打同學的事件。整個過程,在場同學非但沒有勸阻,反而邊笑邊喝彩,更有人把手機拍攝的影片放到網絡上。隨著手機、相機、攝像機等視聽媒介的普及,校園霸凌現象也出現了新的特點,許多人把這些凌虐畫面PO到了網絡上,造成了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10月7日,臺灣媒體針對校園霸凌事件發表社論,認為這是媒體“八卦化”導致的悲劇,“現在的校園霸凌性質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只是拳腳間的施虐者與受害者,實際上,圍觀者除了在一旁鼓噪助威外,更把現場當成SNG素材,通過隨手攜帶的手機、相機等一一記錄,再傳到博客或視頻網站上,讓許多素昧平生的人們,成為他們自制霸凌節目的觀眾”。

        相對于網友的 “麻木狂歡”,傳統媒體的報道則往往避重就輕,讀者或觀眾也是當成新鮮事物看看就算了,正如周美青在博客中提到的那樣,“類似的事件常在媒體上曇花一現地帶過,沒有激起一點漣漪,受到的關注遠不如許多無聊的八卦”。

        社會 充斥各種暴力文化

        從十幾年前的《旋風小子》到曾經風靡一時的《流星花園》,再到今年熱播的《艋艵》,臺灣電影中但凡涉及校園青春主題,往往不厭其煩地表現校園霸凌事件,雖然此類情節大部分只是為渲染人物的個性,但無形中也表露出,青年人對于暴力并沒有強烈的排斥,甚至對其還有著英雄主義般的膜拜心理。

        方美倫老師認為,這種潛移默化的大眾文化影響,恰恰是最可怕的,如今的電影、電視、書籍、電子游戲等,都含有許多暴力符號,“我特別不喜歡學生們玩電玩,不是不想讓他們游戲,而是他們在電玩中會接受很多暴力信息,久而久之就會無意識地模仿。”方老師還特別提及,一些政治人物的不良示范,例如經常在公開場合吵吵嚷嚷,甚至是相互推擠、辱罵,也會讓孩子們在無形中養成暴力習性。(記者 楊思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責任編輯:陳佳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午夜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天天看片天天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欧美乱大交xxxxx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第一页亚洲|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一本大道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九|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 天天干2018|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三浦惠理子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mv图|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看欧美黄色大片|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av成人免费电影| 小雪与门卫老头全文阅读|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人jizz日本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综合视频网|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刘伯温致力打造火热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