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國防部”28日宣布,將延續(xù)去年模式舉辦暑期南沙研習營,組織大學相關科系師生赴南海進行防務教育和生態(tài)調(diào)查。自馬英九上任以來,臺當局屢屢通過類似這樣的舉動,低強度宣示其對南沙的主張,在日益激烈的南海爭端中默默扮演著一個特殊角色。
南沙研習營走向常態(tài)化
臺“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28日證實,臺軍今年暑期戰(zhàn)斗營將舉辦南沙研習營,預計7月、8月各開辦1梯次,每梯次師生14人,而且若安全無虞以后每年都會舉辦。
趙世璋說,研習營對象以大學政治、外交、法律、海洋生態(tài)與環(huán)保等相關系所或研究生組成,最主要目標是民眾防務教育,支持臺灣藍海政策,同時也對南海整體生態(tài)環(huán)保做充分了解。
去年7月12日至18日,在馬英九要求下,臺軍方以全程保密方式舉行“南沙青年研習營”,以“成功”級軍艦搭載14名臺灣海洋大學的師生登上太平島。國民黨當局在1946年接收南沙太平島后,經(jīng)常組織“救國團”在南沙舉辦名為“南疆遠航隊”的暑期活動,至1967年因安全問題停辦。時隔44年后,馬英九指示多部門合作,低調(diào)恢復這項活動,馬英九事后還以高規(guī)格接見研習營的參與者,表態(tài)宣示意味濃厚。
馬英九還表示,一般人沒機會去太平島,他服役時(馬曾任海軍陸戰(zhàn)隊上校)負責東沙與南沙運補,但從沒有機會去,一直引為憾事。馬英九稱,研習營展現(xiàn)了臺灣在南沙的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
多“部會”派代表輪番視察
本月初,臺“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林郁方、陳鎮(zhèn)湘、詹凱臣等“立委”,在臺“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空軍副司令”林于豹、“參謀本部”多位將官陪同下,從臺軍屏東基地搭C-130運輸機前往太平島視察。
這是1946年12月國民黨當局收復太平島以來,首次有“立法院”考察團前往視察。去年8月南海爭端激烈時,臺當局“監(jiān)察委員”李炳南也曾搭乘C-130運輸機至太平島巡察,以表達臺灣對南海問題的嚴重關切。
在“立委”視察之后,民進黨“立委”本月也提案,要求馬英九盡快視察太平島。理由是,陳水扁曾在卸任前(2008年2月2日),搭C-130運輸機飛抵太平島出席該島機場擴建工程的完工典禮。對馬當局來說,各“部會”代表赴太平島視察,對外有宣示,對內(nèi)也有交待。但拉高到馬英九親自視察,并不符合其低調(diào)務實不挑釁的相關政策。
軍方每年低調(diào)巡視三次
臺軍方日前發(fā)布消息稱,海軍與“海巡署”將于6月底編組“成功”級艦、“中和”級艦與海巡大型艦艇,共同赴南海執(zhí)行“碧海操演”。
據(jù)了解,“碧海操演”是海巡署任務名稱,艦艇巡弋東沙、南沙,都以此為名,臺“海巡署”每年3、6、9月都會派遣大型艦艇,由海軍艦艇派遣護航艦伴隨,前往南沙實施運補與巡弋,每月由海巡艦艇固定巡弋東沙,掃蕩越界漁船。這項巡弋任務過去被軍方稱為“雷霆操演”,但因過于敏感,陳水扁執(zhí)政時將其變?yōu)椤昂Q彩稹敝鲗У摹氨毯2傺荨薄5珜ε_當局來說,“碧海操演”一直是其宣示“主權”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面對日益趨熱的南海爭端,臺灣海軍“敦睦支隊”今年出海航訓時,也曾經(jīng)專門前往太平島,拜訪“海巡署”南沙守備隊,以實際行動宣示“主權”。
情報機構密建南沙監(jiān)聽站
另據(jù)了解,為掌握南海最新軍情動態(tài),臺軍有意將其據(jù)守的太平島打造成為搜集東南亞方面情報的重要據(jù)點!稌r報周刊》近日披露,臺灣“國安會”已秘密要求軍方“電訊發(fā)展室”(俗稱“電展室”)在太平島建立監(jiān)聽站,以提升對越南、菲律賓的偵察能力。
據(jù)稱,“國安會”官員不僅要求“海巡署”和海軍方面擴大在南沙的雷達偵察范圍并提高偵察能力,還希望“電展室”在島上設立監(jiān)聽站,搜集南海周邊的電波信號,以便掌握相關國家的政治及軍事動態(tài)。臺軍“電展室”可偵測到很遠距離發(fā)出的電波,如果在南沙設立站臺,“整個東南亞國家都可在其掌握之中”。
因為涉及多方關系,南海問題對臺當局是一項相當大的挑戰(zhàn),言行政策都必須保持彈性,太強硬不行,太軟弱也不行,用馬英九的話說,臺灣必須結(jié)合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才能玩得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