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9日電 根據臺當局“能源局”資料,今年1至9月,在能源供給中,進口能源所占比重為98.3%,若按個別能源占總供給之比重分析,以石油占51.1%最高。
據臺灣《中華日報》報道,“能源局”分析今年1至9月島內能源供需概況指出,本期主要因臺塑六輕的輕油裂解三廠順利于5月25日進料投產,致石油腦用量大幅成長帶動進口量增加,能源供給量為1萬835萬公秉油當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4%。
其中,原油進口量較去年同期衰退3.1%,然因石化廠新產能帶動,石油腦進口量增加44.4%,導致石油產品總進口量成長31.5%;另原料煤進口量衰退4.1%;燃料煤進口量成長3.6%;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成長9.7%;核能發電量則增加3.6%。
在能源供給中,進口能源所占比重為98.3%,自產能源僅占1.7%;而按個別能源占總供給之比重分析,以石油占51.1%最高,煤及其產品占31.8%居次,其次分別為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占8.6%,核能發電占7.1%,水力發電占1.4%。
本期能源消費量達8553萬公秉油當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9%,就部門別消費結構而言,工業部門占58.6%居冠,運輸14.4%次之,住宅11.7%,其它部門6.3%,商業6.0%,農業0.9%;非能源消費則占2.1%。
工業部門能源消費,在本期工業生產持續暢旺帶動下成長6.0%,其中,化學材料制造業,因亞洲部分石化大廠發生意外事故,激勵上游石化原料業者增產,加以產能120萬公噸乙烯的臺塑輕裂三廠順利量產,致能源消費較上年同期增加14.7%。
電子業則在信息電子市場景氣復蘇及消費性電子產品買氣升高帶動下,IC制造、面板、晶圓代工及IC封測廠產能利用率持續維持高檔,能源消費較上年同期增加6.8%。
而鋼鐵業近期因應國際鋼價及需求盤整,順勢停機檢修或減產,能源消費僅較上年同期微幅增加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