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痛批民進黨蠻橫。(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訊 民進黨520執政以來,政策幾乎得不到民眾支持,抗議活動一撥接一撥,從未停歇。對此,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解鈴還需系鈴人》的評論文章,直批民進黨“作繭自縛”的抗爭文化。
文章指出,曾經指責國民黨多數暴力的民進黨,再度展現“發夾彎”功力,在確認“一例一休”版“勞基法”議事錄時,以多數優勢強渡關山,完全不考慮在野黨的主張。
回想民進黨剛勝選時,蔡英文曾多次宣示,要謙卑再謙卑,也承諾她的執政團隊將是最會溝通的團隊。但進入現實,卻又變了模樣,面對外界批評,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干脆說,反對的人以后選舉可以不支持民進黨,對權力的傲慢可見一斑。
過去民進黨口號喊得響亮,但真正面對問題時同樣不會處理,當年他們批評的做法,自己現在也做得不亦樂乎。
文章表示,“一例一休”爭議并不復雜,面對民間團體的主張,臺當局可以安排聽證會和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在“立法院”,民進黨團也可以透過既有的協商機制與其他黨團合作。重點在于,執政黨不能以毫不妥協的態度處理爭議,甚至將反對黨和反對意見視為障礙。
民進黨在野期間,十分擅長焦土抗爭,甚至嫻熟運用體制外的力量杯葛執政黨,結果就是“立法院”議事效率低落,F在,新的反對黨有樣學樣。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更是天才,前一刻還在滑手機,緊接著就能搖身一變激動哽咽,政治表演天賦渾然天成。若有必要,后續上演打架、夜宿等戲碼顯然都不是問題,只要對爭取支持者有利,他們都會積極去做。至于會不會影響“立法”質量、相關問題能不能得到真正解決,恐怕也不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文章直指,解鈴還需系鈴人,民進黨應深刻反思“作繭自縛”的抗爭文化,并應以此次事件為教訓,與在野黨連手重新建立新的、健康的議事習慣和行為準則!傲⒎ㄔ涸洪L”蘇嘉全也該展現領導力和創造力,說服朝野兩黨好好協商。(中國臺灣網 朱煉)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