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3月2日訊 據臺媒報道,國民黨最近接連登報出售黨產,因逢選舉及政黨輪替,屢遭“立委”強烈質疑出脫黨產目的。國民黨人士昨(1日)指出,截至去年底,國民黨所有黨產凈值數約為166億元(新臺幣,下同)。但對比去年7月國民黨行管會向中常會報告黨產凈值為218億元,不到半年時間賬面上資產“縮水”52億元。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直呼不可思議,質疑這些黨產是怎么花的?是否趁選舉期間迅速脫產?或是改登記到他人名下?
國民黨黨產大幅度縮水遭質疑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指出,國民黨在1993年擁有中投、光華、啟圣、悅升昌、景德、建華、華夏等7大控股公司,掌握逾60家企業,業務范圍包山包海,連殯葬事業都在經營。到了2000年,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相關數據及媒體報道內容顯示,國民黨的“流動資產”有100億元、固定資產200億元、事業投資700億元,共值1000億元。現在居然只剩166億余元?
國民黨稱黨產捐出或受市場波動影響
國民黨人士指出,截至去年底,國民黨所有黨產凈值數約為166億元,其中包括黨部不動產約10億元,以及交付信托的投資事業持有股權及不動產總計155億余元。這位人士強調,這些黨產多數非流動性資金。
據了解,在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任內的八月間,國民黨行管會主委林佑賢向中常會報告的黨產處理狀況,截至去年七月底,黨產凈值為218億1千2百萬元。但去年底時凈值只剩下約166億元,不到半年時間國民黨賬面資產就少了52億元,縮水幅度高達23.8%,等于減少近四分之一的黨產。
當時國民黨定調臺當局“行政院”、“監察院”列管的爭議黨產已經全數處理完畢,并指出國民黨當時已將超過9成、共217筆不動產完成回贈。陳其邁質疑,國民黨在2014年報給“內政部”的資產負債表還有255億余元的黨產;怎么最新的數字只剩166億余元?短短一年就花了近百億元是怎么花的?趁選舉的時候脫產?還是改登記到他人名下?
對此,國民黨內人士解釋,主要是因為后續捐出或處分部分黨產,以及股市、房地產市場波動影響,造成信托財產凈值減損所致。(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