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針對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向馬英九拋出召開“國是會議”,甚至不排除與馬英九見面,卻引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不滿,質疑蔡英文動作頻頻別有用意。民進黨“立委”認為,蔡蘇之間原本就在互別苗頭(暗地里競爭較勁),“誰也不愿事前互相知會”,“蘇蔡兩人既然事前不能溝通,那事后就要補破洞,事前做的不好,事后總要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蔡英文9日與民進黨、“臺聯黨”等10多位“立委”,在“小英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她呼吁各界支持召開會議,也呼吁馬英九回應人民的要求,盡速召開。
蔡英文也請馬英九不要客套,也不要講究形式、拘泥小節,應盡快促成會議舉行,將請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邀集各在野政黨的代表、“立委”、公民團體,正式拜會馬英九辦公室的秘書長,就會議相關細節進行討論。
至于蘇貞昌是否知道此方案?蔡英文表示,“這不是一人一黨的事。”未來是否讓重要政治人物與民進黨中央參與?她說,這個階段是幕僚作業,歡迎大家加入。
不過蔡英文的動作卻引發民進黨內部分人士的批評,更傳出蘇貞昌不滿蔡英文動作頻頻,又未在事前告知黨中央,黨秘書長林錫耀則說,執政黨若想化解對立、朝向朝野合作的方向,第一步就是要先展現誠意,馬英九最重要的應該拿出他最大的智慧,先宣布停建第四核電廠,引發外界質疑蘇蔡心結再度浮上臺面。
對此,有民進黨“立委”認為,蘇蔡間的互動本來就是互別苗頭,“蘇貞昌講的蔡英文不見得跟,蔡英文講的,蘇貞昌也不一定接受”,兩人之間的問題“得不到比較根本性的解決,目前也看不到有人會在動作之前去互相知會”。
這名綠營“立委”表示,蘇蔡之間既然事前不能溝通,“事后要補破洞”,他認為,蘇貞昌雖然事先不知蔡英文要提出召開會議,不過隨即黨中央拋出停建第四核電廠的“預設前提”,蔡英文隨后也表態,這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事前做的不好,事后總要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