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0月18日電(記者李慧穎)今年以來,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大陸居民經“小三通”赴臺旅游相繼開放,兩岸旅游合作成為兩岸交流中的一大亮點。福建憑借著多年來閩臺旅游合作先行先試的經驗、“小三通”航線的便利,成為兩岸旅游合作的重要通道,一個跨越海峽的“旅游經濟圈”已具雛形。
9月30日,250多名福建居民從福州、廈門、泉州3個口岸出發,經廈金、泉金、兩馬航線赴金門、馬祖,并中轉前往臺灣本島旅游,成為大陸首個經金馬澎赴臺旅游的旅游團。這也標志著,福建沿海的3條海上直航航線成為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新通道”。
“航班多、費用省、客流量大、方便快捷、出團時間靈活……”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長陳揚標歷數“小三通”航線的種種優勢。
新通道的開通,為深化閩臺旅游交流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今年9月,福建省旅游局牽頭組織福建和金馬澎旅游機構及業者,聯合設計推出10條赴金馬澎旅游及延伸到臺灣本島旅游的精品線路。
“隨著連接閩臺的旅游線路日益熱絡,福建也將成為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前沿平臺、重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陳揚標認為,這將為培育“海峽旅游”品牌,構建“海峽旅游經濟圈”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
據介紹,一個跨越海峽的“旅游經濟圈”已具雛形,并在加快發展之中。截至去年底,金馬澎旅游共組團2558個、55906人次。同時,來閩的臺胞游客也逐年增長,1987年至2007年,臺胞來閩尋根謁祖、探親訪友、觀光游覽達900多萬人次。
福建省各級旅游部門每年都邀請臺灣民間旅游組織協辦“媽祖文化旅游節”“關帝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福建旅游業界還與臺灣六大旅行同業公會簽訂了《海峽旅游區域協作備忘錄》,通過參加臺北旅展、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等交流合作活動,共同開拓客源市場。
“海峽旅游”品牌日漸成熟。從2005年開始,福建省與國家旅游局聯合舉辦了三屆海峽旅游博覽會,并邀請臺灣民間旅游組織協辦。在今年的第四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上,海峽西岸閩、浙、粵、贛四省23個省轄市(計劃單列市)旅游局局長簽署了《海峽西岸旅游區域合作聯盟廈門宣言》。而在臺灣方面,金門、澎湖、臺北等縣市也紛紛提出與海西對接的旅游合作框架。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明確表示,希望兩岸旅游界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共享旅游資源,使旅游合作向機制化發展,共同打造“海峽旅游”品牌;兩岸攜手合作,以開闊的視野建設一個旅游經濟圈。
據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長陳揚標介紹,福建旅游業將進一步拓展閩臺旅游合作領域,多管齊下打造“海峽旅游經濟圈”。
首先,積極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推出旅游精品路線。目前福建旅游部門正在編制《海峽西岸旅游區總體規劃》,構建三大旅游經濟圈和七大旅游區板塊,并細化連接閩臺兩地的“海空聯運”旅游線路,吸引其他省份居民赴金馬澎旅游或經“小三通”渠道往來兩岸旅游。
其次,打造統一開放、高效有序的海峽旅游共同市場。充分利用福建的對臺區位優勢,進一步整合閩臺旅游資源,推動旅游市場一體化;進一步深化武夷山與阿里山、大金湖與日月潭“兩山兩水”旅游合作內涵,鼓勵閩臺兩岸更多旅游景區景點對接。
同時,福建省將加大對“海峽旅游”品牌的營銷推介。目前福建已在臺灣島內構建起“海峽旅游”網絡營銷平臺,依托臺灣各大旅游商業公會等機構,重點促銷“小三通”赴臺的旅游線路。針對大陸旅游市場,福建還聯合金馬澎旅游機構,加大在各省市的宣傳。
此外,福建還將構建兩岸旅游交通立體通道。在做好兩岸包機、“海空聯運”赴臺旅游的基礎上,爭取早日開通香港-廈門-臺灣的環海峽郵輪旅游線路以及閩臺兩地海上直航,在閩臺間形成一個縱橫交錯、便捷立體的赴臺旅游通道,建設環海峽無障礙旅游區。
“未來幾年,福建旅游業將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和輻射效應,力爭全面實現閩臺旅游優勢互補、資源互享、市場互惠、機制互動,兩岸共同打造‘海峽旅游’品牌,把海峽旅游區建成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陳揚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