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現 臺灣房市迎來“第四波”
7月23日,臺北縣公開標售新莊“副都市中心”商業區12筆土地,開發商以每坪約213萬元新臺幣(下同)的價格,標下其中一塊合并土地,成為臺北縣新地王。此時,距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出臺不到一個月!【詳細】
“蝸!边w移 “打房”效果尚未顯現
房屋中介業者指出,去年開始,臺灣民眾從大都市“移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無殼蝸!边x擇遷移緩解房價之痛。臺北市民政部門資料顯示,臺北市總人口從去年開始,連續13個月“遷出大于遷入”,一年來已經凈遷出近兩萬人!【詳細】
調控之難 重“打”還是重“補”?
隨著地價的一路飆高帶動房價繼續上漲,島內越來越多的嚴厲政策出臺。“20年前選擇性信用管制讓臺灣房價迅速止漲,甚至休眠10多年。這次就算采取同樣的措施,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一段時間!睂<曳治觯簾o論是“打”還是“補”,政策都可能被市場誤讀,要緩解“無殼蝸牛”的疼痛,還需要一段時間。 【詳細】
延伸閱讀:臺灣地產知多少
除了新興地區,臺灣一般的樓盤占地都非常小; 臺灣也是按照建筑面積來賣房子的; 房齡在30年以上的老房子現在也頗受歡迎; 房屋預售制度有值得學習之處!【詳細】 |
相關鏈接
臺灣房地產市場從1970年至1990年經歷過3次明顯的景氣循環,其中1973年至1974年、1979年至1980年、1987年至1989年分別是3次景氣循環高峰期,而于1990年進入超過10年的低迷期。從2002年開始,臺當局加大低利優惠房屋貸款額度,土地增值稅減半實施兩年,計劃開放大陸與外商投資臺灣房地產,長達10余年蕭條期的臺灣房地產市場出現回升跡象,同時也成為臺灣房地產“第四波”的起漲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