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有感

      2018-01-10 10:2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鄉愁是什么?鄉愁是家鄉萋萋的芳草、暖暖的斜陽、慵懶的小貓和那“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還有那群小伙伴成群結隊的嬉戲打鬧……

        每個人心里都有屬于自己的鄉愁,各個不同。在余光中先生眼中,鄉愁是郵票……和淺淺的海峽;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就會想念這個地方。但是,鄉愁又有一樣的地方。它是每一個游子茶余飯后的淡淡想念,是工作勞作、學習之余揮之不去的愁腸相思。

        鄉愁到底是什么?也許您可以直觀地認為,鄉愁就是那根細得看不見的風箏線,線在則風箏在,若線不在了,“風箏”也就不能稱之為“風箏”了。

        2017年12月28-29日,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閉幕。會議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分析了“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首次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并清晰劃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旨在“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讓農民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振興鄉村,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留住鄉愁,更是一項振興鄉村、留住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任務。

        農業,是留住鄉愁的文化依歸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國先民依靠自己的智慧,不但發展出農業、保證了生命的延續與美好,而且還依托農業創造出了二十四節氣等東方農耕文明,創造出了連綿不斷的中華五千年文化體系。毋庸諱言,農業是中華文化的搖籃,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思。

        雖然現在工業高度發達,許多前所未有的食品可以通過工業合成,人類繁衍生息似乎勝于以往,但是現代人身心健康狀況未必勝過往昔。依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可以適度加工,但完全脫離自然將會自食惡果。由此,更加印證了農業是保證人民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不可或缺。

        農業,是農民的職業。除了外出務工者陸續返鄉建設家鄉外,隨著土地產權流轉形勢的發展,更多新農人加入到農業生產、運營乃至農業休閑當中來,農業發展有了更多智力支持,發展更加多元多樣化,良性循環正在形成。70多年前,經濟學泰斗張培剛先生提出農業工業化,如今先生的夢想正在實現。

        農村,是留住鄉愁的有形載體

        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中國人歷來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家鄉。迫不得已背井離鄉時,跪地磕頭灑熱淚,一抔黃土是鄉愁。西風東漸日盛,傳統漸行漸遠,但鄉愁仍然是心頭難以抹去的底色。在每個人的眼里,家鄉是最美的。帶著鄉愁還鄉,首要的是農村還在,家鄉還在。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院落,熟悉的小河彎彎,熟悉的斜陽暖樹、芳草萋萋……一切是熟悉的模樣,這正是費孝通先生眼中鄉土中國的基本輪廓。無論走到哪里,家鄉才是自己的根。農村尚在,延續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土壤無疑就保留下來了。

        農村是東方文明的縮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江南徽派建筑、北京的四合院等有形之物,無不反映著內在熠熠生輝的文化內涵。留足空間促進農村長遠發展,無疑反映出了中央重視農業與農民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現在提出振興鄉村,更加反映出黨中央發展農村和農業、高度重視農村居民發展、平衡城鄉差異、振興傳統文化的雄偉氣魄。

        誰不希望家鄉美?誰不愿意讓自己的家園更舒適?心中的鄉愁就有了永遠的安放處,漂泊在外的游子和務工者回鄉的愿望才會更加強烈。建設美麗鄉村怎會落空?

        農民,是留住鄉愁的靈魂所系

        農民,是以農業為營生的農村居民。只在農村居住而不從事農業的居民不能稱之為地道的農民。真正從事過農業勞動,體會過土里刨食的艱辛,才會更加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

        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獲得資源的機會就越多,資源越多,財富、地位則越多越高……于是,父輩“農民”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子女跳出“農門”。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農民屢屢外出務工,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急劇減少;2008年以后,返鄉潮出現,農村空心化仍然比比皆是。一邊是出走,一邊是奮力疾呼。勤勞樸實的中國農民,為什么會背井離鄉去城市討生活?資源配置嚴重不平衡,城鄉發展機會差異太大。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學校越來越難以持續、越來越少;靠種地吃飯,辛辛苦苦一年,農藥、化肥、種子購買資金都是大問題。一系列問題不能得到徹底解決,怎能避免“寧要北京一張床,不要農村一幢房”的尷尬?怎能讓安土重遷的農民踏踏實實待在土地上從事耕種?

        土地只有耕種、澆灌、施肥、長莊稼,才是土地;農民待在土地上踏踏實實、勤勉耕種,才是真正的農民;農村里有農民住且喜歡住,有了活生生的人,有了茶余飯后閑談的人們,農村才是真正的農村,鄉愁才有靈魂所系。

        振興鄉村,首要的是要留住鄉愁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出門在外,身份得到認同,文化得到認同,“一個好漢三個幫”就不會停留于紙面。沒有了鄉愁,失去了對家鄉的認同,總是想掙脫家鄉的懷抱,就如風箏掙脫細線一樣,結果會是怎樣呢?

        所以,留住傳統文化,尊重農村固有習俗,在保留原汁原味鄉村文化基礎上,不以所謂“科學”名譽打倒“封建迷信”,讓農村舊貌換新顏;發展農業,尊重農業發展規律,讓農業發展更加多元化;尊重農民,留住農民,實現資源配置平衡。農業、農村、農民,各安其位,“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讓農民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才不會落空。

        留住鄉村,振興鄉村才有足夠的底氣;留住鄉愁,振興鄉村才會有依歸。這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先決條件。(作者:夏向陽、肖文,夏向陽系浙江大學博士后、浙大寧波理工商學院副教授;肖文系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www五月婷婷| 日本电影和嫒子同居日子|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在线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色综合67194|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h文站着从后面挺进孕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看黄a大片免费|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 欧美大陆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区三区四区|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人桶网站o|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久久777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欧美精品九九99久久在免费线|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 妞干网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第233页| 日本道v高清免费| 五月激情综合网|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