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fā)表題為《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共同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為我們共同的核安全而努力。
習近平指出,要強化國際合作,推動協(xié)調并進勢頭。核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在互聯(lián)互通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在尊重各國主權的前提下,我們要以國際原子能機構、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為核安全國際合作的堅實平臺,努力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
核能是把雙刃劍。一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美軍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廣島市7.815萬人當日死亡,城市變?yōu)橐黄瑥U墟。長崎市傷亡8.6萬人,約60%的建筑物被毀。截至2010年,廣島市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已達26.9446萬人。幸存者兒玉光雄說,“我是不正常的,人類不要再制造我這樣的怪物了。”傷亡不是某種抽象的統(tǒng)計數字,而是慘痛的事實。寶貴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再也見不到了,孩子再也不能喊“媽媽”。二者,核能發(fā)電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1000克鈾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400噸標準煤釋放的能量。倘若恐怖主義擁有核武器,可想而知每個國家必然都會深受其害,我們每個人平淡而美好的生活也將被打破。所以,讓我們好好利用核電站,共同面對核恐怖主義、為共同的核安全而不懈努力,核能造福人類的前景必將更加光明!
習近平還指出,要強化核安全文化,營造共建共享氛圍。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人的因素最為重要。法治意識、憂患意識、自律意識、協(xié)作意識是核安全文化的核心,要貫穿到每位從業(yè)人員的思想和行動中,使他們知其責、盡其職。我們要鼓勵各國智庫積極開展核安全學術研究,還要做好核安全知識普及,增進公眾對核安全的理解和重視。
協(xié)作意識非常難得與重要。一方面,2016年1月6日,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與堅決反對。朝鮮的行為嚴重違反聯(lián)合國安理會決議,沒有信守無核化承諾,不利于朝鮮半島以及全球的和平與和諧。另一方面,2015年7月14日,伊核問題六國、歐盟和伊朗終于達成歷史性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4月1日,習近平出席伊朗核問題六國機制領導人會議時指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達成是個了不起的里程碑。”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經濟實力較強。倘若伊朗核問題未能得到圓滿解決,那么長達10年的“史上最嚴厲”制裁伊朗方案必然會極大影響伊朗以及亞洲經濟的發(fā)展,不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伊核問題全面協(xié)議達成也為其他國際爭端的解決樹立了榜樣。所以,朝鮮與伊朗問題警示我們要團結在一起、務實合作,共同維護核安全。
地球只有一個,生命只有一條。核安全其實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息息相關。我們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為我們共同的核安全而努力。(中國臺灣網網友:張軍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