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背后有幾重“落差”

      時間:2013-03-26 14:20   來源:解放日報

        ●主持人:本報記者 柳森

        ●嘉 賓:湯惟杰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如果商業(yè)大片長期在主流院線占據(jù)絕對強勢地位,長此以往,難保我們的進口影片的文化含量不越來越低,觀眾口味也隨之越來越褊狹。

        ●我們不能因為票房的高低,就認為它反映了什么,分析結(jié)論不是可以那么輕易就下的。

        解放觀點: “《悲慘世界》票房很悲慘”,近來,對于影片 《悲慘世界》在內(nèi)地的票房表現(xiàn),不少人持這樣的論調(diào)。與此相對比的是,該片在日、韓上映時,引發(fā)了觀影熱潮; 2002年,作為第一部在上海大劇院駐場連演的百老匯經(jīng)典音樂劇, 《悲慘世界》引發(fā)的觀劇盛況至今讓上海市民難忘。對于這種 “落差”,您怎么看?

        湯惟杰:除了你剛才提到的幾重 “落差”,我還能再補充幾個視角。比如,此番電影 《悲慘世界》在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得分是7.8,屬于一個中上等的成績。它在本屆奧斯卡獲得了8項提名,最終斬獲的三個獎項,肯定了其為音樂劇電影化作出的貢獻。無論是 “最佳女配角”、“最佳混音”,還是 “最佳化妝與發(fā)型設計”,很大程度上都與其原本是舞臺劇密切關(guān)聯(lián)。

        對于中國觀眾而言,電影 《悲慘世界》還有另一重記憶。 1978年,上譯版 《悲慘世界》 (1958年法、德、意聯(lián)合出品)在國內(nèi)上映時,上海電影譯制片廠的譯制團隊是當時的最強陣容。在那個年代,這部由歐洲多國合拍的影片本身已屬質(zhì)量上乘的 “大制作”,加上正值上譯廠鼎盛時期,時至今日,一說到 《悲慘世界》,不少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就是多年前的那個版本。此次 “經(jīng)典再現(xiàn)”,想必也會忍不住調(diào)動昔日記憶,與當下之新觀感做一番比較。

        再如,此番在豆瓣網(wǎng)上, 《悲慘世界》引發(fā)的爭議不可謂不大。盡管它在豆瓣網(wǎng)上的平均得分比在IMDb上高,上了8分,但我也看到不少人打了1分、 2分。有人指責安妮·海瑟薇的唱功完全不行,有人說整部影片很沉悶很拖沓。

        解放觀點:您認為,這說明了什么呢?

        湯惟杰: “落差”往往因比較而成立,但這種 “落差”不是絕對的、靜態(tài)的。事實上,有些觀察只在某種視角下成立。就拿有不少人覺得這部片子沉悶拖沓來說,這個可能跟你對音樂劇的樣式是否熟悉有關(guān),也可能跟你進電影院前的期待有關(guān)。抱此觀感的,大多是那些想把這部片子當成視聽奇觀來看的觀眾。這部片子畢竟是電影化了的音樂劇,它有相當多的近景和特寫,但它又不像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那樣,通過臺上臺下的互動形成很強的臨場感。當觀眾的期待與實際感受之間產(chǎn)生較大差別,心理上就產(chǎn)生了一種落差。

        總體來說,中國觀眾對音樂劇 (包括音樂片)類型還不是很熟悉。如果你讓他完全從音樂的角度去欣賞,他可能會問,我為何不去買一張碟呢?觀眾到電影院去是有他們自己想法的,但是此番沒有滿足他們這方面的要求。

        解放觀點:也就是說, 《悲慘世界》在內(nèi)地電影市場上叫好不叫座,不能單純從音樂劇電影化之后是否被大眾接受的角度來看。

        湯惟杰:對。哪怕是在歐美,也不是大多數(shù)人都欣賞電影化了的音樂劇。但他們與我們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他們的觀影人群比例更大,資深粉絲更多,產(chǎn)品細分程度更高,市場運作更成熟。除了緊跟市場潮流的視聽大片,他們還有大量投入不大、小有盈余卻能滿足各種觀賞訴求的文化產(chǎn)品。在評價一部影片的市場反響時,他們選擇的坐標系更多元。比如,不會簡單拿藝術(shù)電影的票房來跟一部商業(yè)大片比。票房成績,更多是作為事后驗證影片營銷成效的重要參考,而非衡量一部影片品質(zhì)如何的絕對指標。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僅從 《悲慘世界》叫好不叫座這樣一個個案,就推斷國人不懂欣賞藝術(shù)電影,這是站不住腳的。

        解放觀點:一段時間以來,類似 《悲慘世界》、 《藝術(shù)家》這樣叫好不叫座的影片都成為熱議的話題。一些文化觀察者似乎挺糾結(jié),他們一方面覺得進口文藝片票房慘遭滑鐵盧并不奇怪,但另一方面,仍然對大眾的文化口味表示擔憂。

        湯惟杰:這種擔憂也不無道理,跟當前中國電影的現(xiàn)實因素密切相關(guān)。我們的院線結(jié)構(gòu)相對單一,常年以商業(yè)化大片唱主角,相對小眾的片子與公眾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如此一來,觀眾和媒體經(jīng)常容易陷入兩個誤區(qū)。第一,動輒拿創(chuàng)作訴求不同的作品 (商業(yè)的、藝術(shù)的)去比較;第二,評價任何一部影片,只會看票房。拍電影需要投資,利潤、票房的考慮無可厚非,但如果商業(yè)大片長期在主流院線占據(jù)絕對強勢地位,而藝術(shù)院線的建立遲遲提不上議事日程,長此以往,難保我們的進口影片的文化含量不越來越低,觀眾口味也隨之越來越褊狹。到時候,偶爾來一部藝術(shù)風格上別致一些的片子,就會是一片 “看不懂”、“不叫座”的聲音了。雖然前景未必如此悲觀,但的確值得引起重視和思考。

        解放觀點:那么,現(xiàn)在社會上的這一系列反應,讓我們看到什么社會文化心理上的變化?

        湯惟杰:還要繼續(xù)觀察。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一個社會轉(zhuǎn)型的過程中,而且這個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將文化產(chǎn)品看成一種文化表征的話,它確實會或直接或間接地將我們所有當代的經(jīng)驗曲折地集納起來,甚至是反射出來。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它不是那么直接的,我們尤其不能因為票房的高低,就認為它反映了什么。分析結(jié)論不是可以那么輕易就下的。

        當我們在做這種文化考察的時候,我們可以基于某些研究訴求,比如你是研究電影產(chǎn)業(yè)政策的,他是做電影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的,你可以對一部影片、對觀眾某一具體的觀影行為予以分析、評判,但不能把他們輕易對象化、固定化、平面化。

        就拿前不久很火的 《泰礮》來說,它某種程度上獲得的是一種因時因地的成功,里面有很多連主創(chuàng)團隊都預料不到的因素推著它走。它的確又受益于當代網(wǎng)絡文化、追星文化,甚至是 “簈絲文化”的興起。但哪怕它這次成功了,我們也不能說觀眾接下來就只買這種口味的賬。如果文藝創(chuàng)作者就此認為找到了一套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成功模式,那只能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上的懶惰。

      編輯:張潔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好深好硬好爽我还要视频| 97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 欧美另类xxx|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日本tvvivodes人妖|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清纯秘书被总经理吸乳小说| 午夜视频高清在线aaa| 麻豆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eeuss影院eeuss天堂|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欧美三级在线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午夜寂寞黄网站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人和女人在床做黄的网站|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