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甫突然在網絡爆紅,關于他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開摩托騎白馬,扛機槍賣西瓜,微博上瘋傳的一組“杜甫很忙”的語文課本涂鴉圖片,讓詩圣杜甫穿越時空成了“微博紅人”。(3月24日《成都晚報》)
“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在網友的涂鴉下,穿越古今中外,迅速走紅網絡,成為網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也引起了不少爭議。不少網友聲討其是對杜甫的一種褻瀆,是“素質缺氧”、是嘩眾取寵,甚至上升到了“人文迷茫”、“時代浮躁”的高度,好不嚴肅。作為80后,余竊以為,不妨寬容看待此次事件,切莫因為“涂鴉”遇上了“杜甫”, 就成了刻板的“老夫子”心態。
網絡本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多元的碰撞給予了網絡特殊的活力與魅力。開摩托騎白馬、扛機槍賣西瓜的杜甫,只能出現在大千的網絡世界里,并不會“杜甫很忙”,而顛覆或否定名留青史的“詩圣杜甫”,實在沒必要上升到“不尊重傳統文化”的高度,白白“秒殺”了那些思維活躍的小屁孩兒的創造力。
網絡因為寬容而幽默。從“網絡小胖”的走紅開始,中國的草根娛樂精神逐步得以“解放”,從鳳姐到雷鋒再到杜甫,幽默尺度不斷打開,成為一場場草根娛樂的盛宴。網絡的“杜甫很忙”的創作者何曾想自己“一時興起”的杰作竟然走紅了網絡,成為引發各方輿論的“重磅炸彈”。看“杜甫很忙”系列作品,不管你笑沒笑,反正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