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通道縣不僅投資250萬元拍攝《通道轉兵》,而且還讓該縣的常務副縣長、商務局副局長等幾位官員集體參與電影的演出事務。這次官員集體“觸電”,引來了社會熱議。據(jù)說,該縣投資拍攝電影,并讓官員集體參與演出,是為了推廣當?shù)芈糜螛I(yè)。
誠然,借助電影揚名,從而發(fā)展旅游業(yè),這樣的做法時有所聞,湖南通道縣效仿此一做法,未嘗不可。問題在于,借助電影揚名從而帶動旅游業(yè),是不是一定要自己投資拍攝?是不是一定要由政府官員集體參與電影演出?《五朵金花》掀起“云南大理熱”等事實無不表明:答案是否定的。
也許有人要說:政府官員集體參與電影演出事務,才能體現(xiàn)對“推廣旅游業(yè)”的重視。但筆者認為,這不是重視“推廣旅游業(yè)”,而恰恰是政府官員的亂作為。
首先,參與電影演出,需要參與者對電影表演有相當?shù)乃囆g造詣。通道縣的那幾位官員也許很有表演的天賦,但在今天這個術業(yè)有專攻的社會,少有表演經驗的官員會比專業(yè)演員更懂得表演?依我看,官員濃烈的表演欲不是自我陶醉就是自我膨脹。
其次,政府官員的本職工作是組織和帶領群眾振興地方經濟,改善民生,維護一方安寧,而不是去當電影演員。由此來說,參與電影演出是官員的不務正業(yè)。在有限的精力內,官員花時間做并不熟悉的表演,是不是有“因小失大”之虞?如果因此耽誤了工作,是不是還有玩忽職守的危險?
最后,錢花何處要三思,拍電影的花費也是個重要問題。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通道縣,尤其要考慮這一點,絕不能濫用納稅人錢款。讓老百姓脫貧致富,收入高一點,生活好一點,是擺在當?shù)毓賳T面前的緊迫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投資拍電影是最好的選擇嗎?這筆拍電影的資金是不是可以用到更能發(fā)揮效用的領域?
用公家的錢拍電影,再由政府官員當演員,這樣的做法隱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