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臺未遂改打電話?美常駐聯合國代表露怯了
【兩岸快評第1161期】
最近,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突然在臨近卸任之時,成為島內媒體的“熱門人物”。原因在于其與民進黨當局“一波三折”的互動經歷。
先是1月初,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克拉夫特將訪臺。該消息發布后,使民進黨當局陷入空前尷尬和窘迫的局面。一方面,該行為等于主動向中國大陸發起嚴重挑釁。挑釁的后果究竟什么樣?是否會迫使解放軍采取進一步行動,甚至直接觸發“武統”,都是未定之數。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這一做法,也讓民進黨當局日后面對拜登政府時處境尷尬。臺灣《旺報》評論指出,美國共和黨政府臨別前頻送秋波,蔡當局是否該想想:“別讓拜登不開心?”
隨后該事件出現反轉,克拉夫特訪臺之行告吹。民進黨當局之前已經發布的“高規格”接待行程,成為笑柄。
但有意思的是,克拉夫特雖然人沒來,卻通過視頻與民進黨當局互動的方式,給自己“找臺階下”。對此,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在推特回應稱,美國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企圖是不得人心的,也是徒勞的,該行徑顯然違反了美方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承諾,是美國政府不守信用的又一例證。
1978年12月16日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明確指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
發言人表示,作為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應該再讀一讀《聯合國憲章》和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
不過克拉夫特很大可能不會去讀《聯合國憲章》及相關決議了,因為距離她卸任時間,已經沒幾天了。(文/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