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3日北京訊 (記者 李杰) 4月1日,民進黨拋出黨版“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候表示,這個“監督條例”完全違背了民進黨“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對兩岸關系的長期發展造成惡劣影響,后果極其嚴重。
對于如何看待“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問題,倪永杰指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2014年臺灣島內反服貿風波造成的結果,其目的就是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生效,阻擋兩岸關系發展進程,改變兩岸關系性質,掀起新一輪“臺獨”逆流。
倪永杰認為,民進黨版本的“監督條例”雖然放棄“兩國論”定位,要求在90日內完成審議,但“監督條例”本身對兩岸關系來說沒有絲毫善意可言。民進黨如果有善意,就應該立即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而“監督條例”制定了事前、事中、事后嚴厲的監督程序,為兩岸協商談判處處刁難、層層設卡,恐嚇協商談判人員,給談判人員扣上莫須有的帽子從重追究處罰,將造成島內無人再敢談判。
倪永杰強調,民進黨版“監督條例”完全違背了民進黨“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按照臺灣“兩岸關系條例”規定,兩岸已簽署協議只需行政部門負責人簽署后,送交“立法”部門備查,不必審議,30日后自動生效。所以,民進黨違背“兩岸關系條例”的規定,另搞一套嚴格的“監督條例”,目的就是阻擋兩岸關系發展。
至于民進黨版“監督條例”對兩岸關系的影響,倪永杰指出,在民進黨不改變“臺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的情況下,“監督條例”一旦通過,將造成臺灣沒人敢談判、大陸沒有意愿談判,兩岸無任何談判、協議可供監督審議的局面,必然造成兩岸關系嚴重倒退,對兩岸關系的長期發展造成惡劣影響,后果極其嚴重。
倪永杰最后指出,在520之前,民進黨制定這樣的條例,將嚴重損害當前兩岸互動,搞僵當前互動氣氛;削弱兩岸關系發展動力;助長島內“綠化”、“反中”氣氛,誤導臺灣民意、輿論與大陸對抗,惡意將兩岸關系倒退的責任轉嫁到大陸方面。民進黨必須為此承擔責任。(完)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