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球星林書豪返臺,又掀起一陣旋風(fēng),華航空姐直夸他率真貼心,粉絲亦愛他若狂,至今國內(nèi)沒有一個運動員比他更受到歡迎。他的幸運令人羨慕,也值得其他運動員看齊。臺灣《新生報》11日對此發(fā)表社論說,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平均很短,往往很快從顛峰進(jìn)入低潮。大陸田徑名將劉翔,日前因摔倒吻別奧運;跳水女皇郭晶晶在上屆京奧就功成身退。有“最偉大運動員”頭銜的菲爾普斯在贏得最后一面金牌后毅然宣布退休,表示“退休是我的生涯規(guī)劃”,他來時威風(fēng),走時神氣,這是很有智慧的決定。
社論說,許多運動員,一生中命運坎坷,際遇起伏不定。臺灣十項全能奇才楊傳廣,臨終時非常落魄潦倒;還有一位少棒高手,壯年就淪為清潔工,更不幸的卻在凌晨掃街時遭私家座車活活撞死,聞?wù)吣贿駠u不已。
這次倫敦奧運,勝與敗,贏和輸,都在一瞬之間。雖說勝負(fù)乃兵家常事,而且運動精神比奪得獎牌重要,可是哪個選手不渴望金牌入袋,南非泳將勒克洛斯和英國劃船猛將葛洛芙都抱著金牌相枕共眠,就可見一斑。不過,“得金艱難失金易”,選手內(nèi)心壓力,不是外人所能想像的,楊淑君功虧一簣就是很好例子。我們要給菁英運動員鼓舞力量,讓他們“勝勿驕,敗無餒”,一日運動員,終生運動員,永遠(yuǎn)活在美好回憶里。
社論指出,由于運動員受到年齡、機遇、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影響,不得不預(yù)作心理準(zhǔn)備,掌握最妥切時間作最周延抉擇,用心留意三大要項。
首先就是“急流勇退”:人會老、體會衰,這是自然現(xiàn)象。中華隊36歲舉重老將黃釋緒,勇氣可嘉,卻抱憾無緣奪牌。急流勇退,并不是意味著輸不起,而是把自己人生安排得了無缺憾。人的進(jìn)退,有一定的程序,懂得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的人,多能持盈保泰,安度生命余年,太好大喜功的人,有時會輸?shù)靡粺o所有。
在急流勇退的同時,要先有“技學(xué)兼修”的能量儲備。過去運動員,只要有強壯體格就夠了,現(xiàn)在觀念大大不同,技能要好,學(xué)識也要棒。光運動而不讀書,會顯得“知識貧乏”;光讀書而不運動,會變得“身體虛弱”;現(xiàn)代人注意讀書也注重運動,兩者是并行而不悖的,林書豪就因為是哈佛高材生,才格外吃香。
此外,還要體認(rèn)“做人藝術(shù)”,一個成功的人,切忌目空一切,高不可攀,要在豪邁粗獷性格中,表現(xiàn)出平易近人的天性。
[責(zé)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