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涂端玉)又一家外資工業巨頭在華陷入“賄賂門”中。消息稱,知情人士披露,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去年開始對西門子旗下醫療部門涉嫌賄賂醫院使用其高價醫療設備產品一事展開調查,涉及醫院可能多達1000家。
西門子回應稱未涉腐敗問題
昨日西門子回應本報稱:“對于所問詢的新聞報道中有關西門子中國醫療業務的情形并不知曉。事實情況是: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一個分支機構正在對西門子醫療實驗室診斷業務的市場與業務模式進行了解,該模式在全球行業內被普遍采用。與最近媒體報道的情況相反,這一工作并未涉及任何腐敗問題,也與任何個人利益無關。西門子已經在積極配合工商部門開展工作,以期盡快消除有關部門的疑慮,完成這一工作。”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工商總局指控西門子公司及其經銷商通過捐贈醫療設備“免費”的方式,換取院方在此器材上獨家使用西門子公司開發的化學試劑,其行為違反了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中國監管機構對于這一在中國普遍的違法行為將采取強硬做法。
媒體報道稱,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種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據悉,該調查此前從未被外界知曉,此后或掀起一輪針對更多醫療設備制造商的廣泛調查。上述報道稱,西門子德國總部高級發言人克雷默表示“尚未注意到”該調查并拒絕就具體問題進行評論。
外資醫療器械霸主地位或動搖
有報道稱,去年西門子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為69.4億美元,占其全球總銷售額8%。目前,德國西門子、美國通用電器(GE)、荷蘭飛利浦三家企業壟斷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的70%,而國產設備市場份額仍不足10%。
但外資醫療器械商的霸主地位或漸動搖。去年國家衛計委啟動優秀國產醫療設備遴選,被認為有利于提高國產醫療設備的采購比例;我國有關部門還正加大對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醫藥、設備等經營活動的監管以肅清行業風氣,卷入行賄丑聞的葛蘭素史克被罰30億元。
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副教授陳燕濤告訴本報記者,在骨科部分醫用材料以及一次性產品使用方面,五年前還處于絕對弱勢地位的國貨目前使用比例已過半,但大型設備和高精尖器材,則外資依然擁有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