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莫提亞茲·古爾是巴基斯坦著名記者,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從事新聞報道長達20多年,曾為德國之聲、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日本放送協會(NHK)、《華爾街日報》以及巴當地新聞機構工作,他的新書《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剛剛在美國出版。
9·11后,美國在阿富汗發動反恐戰爭,巴基斯坦是受戰爭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9·11十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伊莫提亞茲·古爾就十年戰爭對巴基斯坦的影響為主題接受了記者采訪。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不久就是9·11十周年紀念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會這樣說,9·11改變了世界,那么9·11在哪些方面改變了巴基斯坦?
伊莫提亞茲·古爾:我認為9·11改變了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過去的十年對多數巴基斯坦人來說,是深深痛苦的十年。眾多的暴力活動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單從數字上來說,平民和軍人的死亡人數就達38000人之多。巴基斯坦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碉堡式的國家,如果你到主要的大城市走一走,你就會發現圍欄、路障以及數不清的檢查點。確實,9·11改變了巴基斯坦。
9·11事件還讓巴基斯坦的國家治理更加糟糕。雖然9·11之前巴基斯坦的治理水平就不算很好,但這些年來國家重心主要放在反恐安全方面,政府用于安全上的財政投入達到了9·11之前的10倍,國家的軍費開支在過去的十年中至少增長了30%,但在社會發展方面的財政投入卻少之又少。
作為巴基斯坦人,我認為美國對9·11的反應讓巴基斯坦陷入了更加不安定的境地,巴基斯坦的直接經濟損失在過去十年中達到近700億美元?傮w而言,與十年之前相比較,9·11事件使得巴基斯坦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不斷惡化,巴基斯坦過去十年的歷程令人痛心。
記者:美國在阿富汗打了10年戰爭。到現在,武裝沖突依然非常普遍,這是什么原因,種族還是社會原因?
伊莫提亞茲·古爾: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利用巴基斯坦抵制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在此過程中,他們創造了所謂的“圣戰”事業。美國中情局通過向巴基斯坦提供資金以抵制蘇聯。而在蘇聯撤出阿富汗后,美國也撇下了這個地區。但所有的圣戰者組織還都在,中間出現了他們之間不同派別的爭戰,有一些組織就順勢被巴基斯坦用來抵抗印度。所以當前我們在巴基斯坦看到的武裝暴力有其歷史根源。
當然還有部分種族因素。整個沖突恰好發生在以普什圖人為主體民族的地區,這也是為什么有人把它稱為普什圖沖突或者塔利班沖突。但這樣的說法并不符合現實。在巴基斯坦腹地也存在著自稱為塔利班的武裝組織,例如人們把在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的塔利班稱為旁遮普塔利班。
但如果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一地區的全局來審視,所展現的并非是旁遮普塔利班或者是普什圖塔利班的問題。這里,沖突的一方是“基地”組織及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分支,另一方則是美國及其盟國巴基斯坦和印度等。所以從政治層面來講,這個沖突就是“基地”組織與美國的矛盾。
記者:十年戰爭為什么沒有給阿富汗、巴基斯坦帶來穩定?
伊莫提亞茲·古爾:我認為美國永遠也不會打贏這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區的反恐戰爭。當然已經有國外的專家對此進行過論述。一位之前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工作過3年的英國大使剛剛出了一本書,他同樣認為對待阿富汗問題最后的辦法就是讓阿富汗人自己來解決,他們最終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國際社會應該支持阿富汗政府,但不應向阿富汗強加一種外來的解決方案。無論是普什圖人還是其他阿富汗人都不會接受外國人的安排,他們愿意接受經濟支持,但以此向他們施加外來的解決方案可能會產生更多問題。只有在美國接受由阿富汗人自決的談判結果時,阿富汗的局勢才會有可能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巴基斯坦的問題也是一樣。現在巴基斯坦軍隊已經進入到西北部落地區,在此過程中當地部落就對軍隊產生了敵意,我們現在要做的應該是讓軍隊撤回來,以此在當地推動政治和解,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控制當地武裝勢力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