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電力公司會長勝俁恒久17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時間表,稱希望6至9個月后,反應堆處于“低溫停止”狀態,且放射性物質泄漏大體得到控制。
這是福島核電站事故1個多月來,東電首次宣布處理時間表。不過,從勝俁恒久回答記者提問時的口氣看,東電對這一時間表的落實并沒有十足把握。他尤其強調,反應堆容器可能受損的2號機組無法保證如期“制服”。
4天前,在同一個新聞發布會現場,東電公司社長清水正孝承認,目前無法就核電站事故處理拿出明確日程表。
短短幾天,兩種說法,并非東電找到了什么法寶。東電匆匆出臺時間表,更多是出于政府壓力和安撫人心。
東電宣布這一時間表后,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隨即表示,6至9個月后,政府將根據國際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的評估,研究部分區域避難者的返鄉可能。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份“時間表”后面的政府動機。
不過,海江田同時承認,即使反應堆“低溫停止”,也并不意味著福島核電站已經安全,只有順利取出燃料棒才算真正的安全。
對此,福島第一核電站設備制造商東芝和日立公司擬定的時間表并沒有這么樂觀。東芝估計,取出反應堆和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棒需要5年,清除污染、拆除核電站所有機械和設備還需要5年。日立公司認為,考慮到這次事故同時涉及4個機組,完成廢堆工作需要15年。
這兩份時間表均預設前提,即期間沒有出現其他意外,現場作業順利。
然而,從現階段形勢看,這一前提近乎理想狀態。正如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資深科技記者山崎淑行所指出,即便只考慮今后半年,福島核電站仍將面臨余震、臺風等自然考驗,更別說其他預想不到的事了。事實上,現階段東電連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反應堆的損壞程度都尚未充分掌握,何來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