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湖北省教育廳政府采購《新華字典》320萬冊,由政府撥款當地省新華書店中標崇文書局出版,該字典中標價格高于零售價格,更要命的是,這個版本的字典無主編,只是拼湊起來的盜版書。據辭書出版界的專家說,湖北免費發放給學生的《新華字典》存在萬分之二十的錯誤,國家規定允許最大差錯率為萬分之一,這個數字是國家規定的20倍,超過國家規定銷毀規定的4倍。
對于中小學生們來說,《新華字典》是必備的工具書;一本權威的高質量的字典,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學習水平。所以去年年底,教育部、財政部下發通知,決定自2013年寒假開學起,由中央財政下撥專項資金為我國農村地區中小學1~9年級在校生免費提供近1億冊正版《新華字典》。
湖北教育廳政府采購《新華字典》免費發放給學生,顯然也是因為教育部、財政部的這份通知,使用的也是這筆專項基金。可是,放著現成而權威的《新華字典》不去采購,反而以更高的價格去支持地方出版社盜版的《新華字典》,實在是匪夷所思。
事實上,自從中央財政下撥專項資金給農村學生免費發放《新華字典》以來,地方政府集中采購盜版《新華字典》的惡性事件,已經發生了很多起。當學生們拿到被稱作“政府關懷”的盜版《新華字典》時,納稅人的錢已經進了尋租者和盜版奸商的口袋。在他們的合謀下,學生們只能接受錯誤的知識,他們的權益在一開始就被無視。讓人憤怒的是,一些人連采購《新華字典》的黑錢都敢賺,他們眼里還能有什么服務教育的觀念?孩子們的學業和教育,他們怎么可能真的關心?要知道,盜版《新華字典》是很容易被發現的,采購盜版《新華字典》無異于公開的腐敗;由此可見,他們“不憚于腐敗”已經到了何等的地步!
教育腐敗是最誤人子弟的,盜版《新華字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倘若如此公開的腐敗都不能掀翻幾頂烏紗帽,試問誰才能“救救孩子”?(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