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成喜
隸屬于杭州房管局的透明售房網,是外界了解當地樓市的重要渠道,也是市民購房的重要參考。3月26日起,透明售房網卻對“行情數據”欄目作出調整,“可售房源”一欄被“可售住宅”取代,減少了商業地產方面的數據,對應的“簽約量”數據卻依舊包括商業地產部分。調整前,杭州市區“可售房源”數量為11.3萬套,變動后“可售住宅”信息為7.47萬套,樓市庫存一夜少了4萬套。(4月1日《證券時報》)
透明售房網站通過調整欄目數據,讓杭州樓市房源一夜少了4萬套,順利達到消化天量庫存目的,看上去樓市頓時減輕了庫存壓力。可是,這種乾坤大挪移的手段,只是在玩文字游戲,并沒有實際意義,反而因此扭曲樓市真實數據,誤導政府和民眾對樓市方向的判斷,進而影響樓市調控政策和市場消費動向。
由于杭州樓市這兩年處于低迷狀態,動銷率太低,市場存量房產數量過多,再加上新開盤銷售的樓盤集中上市,導致市場銷售壓力很大,開發商去庫存的心情急迫。但因為調控政策持續發力,現在投機需求退潮,而普通民眾購房欲望下降,對房價的承受能力也降到冰點,消化現有庫存需要漫長的時間,部分地方樓市已呈現“堰塞湖”現象。
透明售房網具有官方背景,其數據具有權威性,可信度很高,成為杭州市民購房的重要參考依據。由此可見,透明售房網調整欄目數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淡化杭州樓市天量庫存壓力,緩解市民對房價下跌的心理預期。那么,這到底是網站自作主張,還是有政府部門背后授意呢?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在人為扭曲數據,違背信息真實性原則。而如果是后者,則問題更加嚴重,將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
依靠調整樓市數據的辦法去消化天量庫存,只是獲得一個心理上的安慰,給市場布下一張虛假的網,一旦被拆穿后,就如同皇帝的新裝一般,反而暴露出樓市低迷的真面目,以及開發商的恐慌心態。因此,出于市場的健康發展考慮,必須堅決對這種行為說不,以維護信息的真實和透明,也讓民眾可以理性判斷。(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