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對討薪群體來說,首先是“過難”:只有在一番折騰,討到本應按時發(fā)放卻久拖未結,以致“不鬧不解決”的薪資之后,才能開始憧憬著團年,隔著數(shù)千里的鐵道,頭朝故鄉(xiāng)方向,試著捕捉從那飄來的熟悉年味。
對在外辛勞一年的務工族來說,年底能否領薪,也是一種賭博。不管是年底討薪潮,還是平時討薪秀,欠薪特別是惡意欠薪的工頭或老板,個個兇神惡煞、張牙舞爪,拼命打工的反而低三下四地求著發(fā)餉。走投無路后,要么群跳騎馬舞,要么爬塔吊相逼……
本末倒置,乍看費解。其實不然。惡意欠薪無良,但資本逐利是天性,單純指望資本講良心做事,是空想奢望。惟有法律亮劍,違規(guī)作惡成本高企,才能倒逼資本從良。
現(xiàn)實呢?《新聞1+1》剛報道了“農(nóng)民工正常討薪途徑行不通”的悲催境遇。若你還在唏噓感慨,為何討薪非要下跪、跳舞、跳樓?那不妨對比著看這條新聞《惡意欠薪入罪規(guī)定實施1年半,僅120人被追刑責》。一直呼喚欠薪入罪,似乎立法萬能。現(xiàn)在施行一年半,卻發(fā)現(xiàn)懲處疲軟,違法成本依舊低廉。一年多只有百余個不良老板?不用司法統(tǒng)計,翻報紙都知道不止。
何況,按新司法解釋,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依此來算,欠薪的雇主就更多了。勞資博弈,有勞動法,有欠薪入罪,可欠薪仍難入罪,那討薪只會受更大的罪。很簡單的一道邏輯題,就看有無解題動力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