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8年01月19日 09:31:00A
這個學期,浙江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講臺上多了一些新面孔。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從去年10月開始啟動“優秀學長進課堂”活動,組織高年級大學生來講思政公共課,提升思政課程教學的實效。目前,這樣的課程已覆蓋該校70%大一年級新生。
以往,大學思政課往往被認為課堂枯燥、授課方式傳統,造成學生參與度低、“混”學分等問題。浙江大學近年來一直在探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發揮思政課作為“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讓優秀的高年級學生走上思政講臺,以“過來人”身份分享成長感悟、學習心得,正是浙江大學創新思政課教學的探索之一!巴ㄟ^‘優秀學長進課堂’,開門辦更具親和力的思政課,讓學生覺得耐人尋味,而不是‘望而生厭’。”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說。
縱榜正是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茶學系2017級研究生,本科期間曾休學兩年應征入伍,如今退伍回到學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這些天,忙完手頭的實驗,他就忙著為思政公共課準備講稿、制作PPT。
“服兵役期間,我曾參與一次搶險救災,在我和戰友們的努力下,避免了大量的財產損失。”縱榜正從自己的一段特殊經歷講起,15分鐘的個人分享和15分鐘的互動交流,讓學弟學妹們真切體會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背后,是黨和國家強有力的支持”。
臺上還原現場,臺下身臨其境。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大一學生張悅聽課后說:“高年級學長的經歷有非常強的指導作用和模范作用,為我們入學之初的大學生活注入了進取的活力!
天邊不如身邊、道理不如故事。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該校學工部,建立了近200名高年級學生組成的“資源庫”,并分為理念信念、愛國愛校、學習生活、志愿服務幾大類,思政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學生需求,匹配到合適的講課人選。
“優秀學長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參與育人的主體。在教育與互相教育的情境里,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瘪R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代玉啟說。
近年來,浙江大學在整合“盤活”思政課講授主體上下功夫,堅持院內與院外、校內與校外、網上與網下相結合,開門辦思政課,在全面提升本院教師教學綜合素養的同時,引入優秀輔導員、優秀學長、特聘專家以及校外優秀人士進課堂,讓大學生真切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浙江實踐的廣度和熱度。
《人民日報》( 2018年01月18日12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