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兩岸嘉賓交流座談會在河北承德舉行。(中國臺灣網 高斯斯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承德消息 今日下午,兩岸嘉賓交流座談會在河北承德舉行。作為本次“情系燕趙――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最后一場座談會,兩岸文化藝術界人士踴躍發言,不僅談及對此行的感觸與心得,同時在兩岸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更好地傳承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創想。
臺灣彰化師范大學副教授王信國表示,河北文化底蘊深厚,他認為河北在文化輸出產業的營銷及文創產業的推廣方面可以有所加強,未來如果臺灣文創產業人才能夠介入,兩岸能夠透過電子商務等形式進行合作,相信有助于河北文化產業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
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臺北市政府參事謝小韞此行對河北梆子、打樹花、蔚縣剪紙的精彩記憶猶新。她表示,臺灣擁有大量專業表演及編導人士,兩岸以后能夠在這些非物質文化的呈現部分相互取長補短,交流合作。
臺灣嘉賓們對和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熱切關注。為此,河北省化廳副廳長彭衛國回應說,對于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希望保持其農耕文化背景的原汁原味。他也表示,對于另一些適宜的非物資文化遺產,河北將積極利用其基本原素,探索市場化道路。
不少臺灣嘉賓們對情系活動感觸頗深,他們熱切期盼能夠將情系活動延伸至寶島臺灣,努力促成一次“情系寶島”兩岸文化聯誼行,邀請大陸文化界教育界人士深度了解臺灣文化。臺灣著名畫家李錫奇在座談會上也表示,自己最期望的事情就是能夠在臺灣舉辦一場兩岸藝術家雙聯展,將兩岸文化藝術界人士的代表之作聯合展出,向世界展示中華藝術文化魅力。(中國臺灣網記者高斯斯)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