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臺情緣" />

    
    

      三山國王文化價值:促進兩岸交流 同心園“中國夢”

      時間:2014-10-14 08:54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三山國王祖廟位于廣東省揭西縣河婆街道西南1.5公里的廟角村,前臨榕江,后倚玉峰山。該廟所在地歷史上隸屬潮州府揭陽縣之霖田都,故昔稱潮州“三山神”,也稱霖田祖廟,復因宋太宗下圣旨敕封為“三山國王”,賜明貺廟,遂后多稱為三山國王廟,當?shù)厝嗣駪T稱“大廟”。三山國王祖廟歷史悠久,是粵東地區(qū)最為古老的廟宇之一,是世界所有三山國王廟的始祖。據(jù)統(tǒng)計,國內外現(xiàn)有奉祀三山國王或奉作主神的廟宇16000多座,其中大陸10000多座,臺灣410多座,東南亞180多座。

        依據(jù)史料查考,古代粵東地區(qū)的山民多以狩獵和山林為生,敬奉山神,因而揭西的三座大山巾山、明山、獨山被形象化,稱為三山神,是山水神的代表;它也是早期潮人和客家人的代表,是粵東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的神。三山神最先的原型是“人”,是漢族移民代表和土著民族首領“結盟”的代表人物,是以儒家思想“護國庇民”為宗旨的“民族同盟”。在隋之前,五代時期世亂紛紛之際,英雄豪杰,結盟聚眾,抵御外海,保護三山“六約”的黎民百姓安居樂業(yè),且曾協(xié)助正義之師(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死后人民以他們生前宗旨“護國庇民”精神,以當?shù)厝綖橄笳骷o念他們,叫做“在生為英,死后為靈”。元代編修官劉希孟的《明貺廟記》稱:“三山神肇跡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代名將、嶺南行軍總管陳元光于儀鳳二年(公元677年)率軍由閩赴潮,平定寇亂,駐軍界石,曾到廟寫下《祀潮州三山神題壁》詩三首(載于福建廈門鷺江出版社陳元光詩集《龍湖集》)。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任潮州刺史時曾因淫雨求晴作《祭界石神文》(據(jù)《明貺廟記》載:“界石即三山神顯圣托靈之處”),并派官員前來祭祀。明朝的《永樂大典》和清朝的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潮州府志》、《揭陽縣志》、《嘉應州志》、《韓江見聞錄》等文獻皆有記載和收錄。

        三山國王既非佛也非道,無經(jīng)文教義,無僧侶住持,而廟祀千載流傳,歷失不衰,其原因是它由民間傳說的三山神護國、保土、安民的守護神引發(fā)形成的,有崇高偉大的“護國庇民”宗旨,感召廣大信眾愛國愛民、驅邪降福、團結互助、敬祖愛宗。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古今民眾以崇拜、弘揚“護國庇民”的大愛精神為核心,依托三山國王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傳說、祭祀、廟會、交流、研究為傳播途徑,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長期宣揚和傳承,凝聚成為無形的精神成果——三山國王神文化。

        三山國王信仰文化,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結合的地域民俗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彰顯了文化底蘊的永恒性和穿越時空的滲透力。這種歷史悠久的文化充滿生機活力,它與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相互交融與作用,已經(jīng)成為社會生產(chǎn)力的重要因素,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2007年6月,三山國王祭典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正申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臺灣最早的四座三山國王廟是:彰化縣永靖鄉(xiāng)“甘霖宮”、社頭鄉(xiāng)訪橋頭“鎮(zhèn)安宮”、鹿港鎮(zhèn)埔崳里“霜肇宮”、宜蘭縣員山鄉(xiāng)“三山國王廟”。這四座廟是從霖田祖廟直接分香或分身而來的。其它供奉三山國王的神廟均由以上四廟于臺灣再分香或分身而來,因有分香或分身的關系,香火鼎盛。據(jù)統(tǒng)計,臺灣現(xiàn)有奉祀三山國王或奉作主神的廟宇410多座,其中規(guī)模大的有148座,信眾有700多萬人,云林縣大碑鄉(xiāng)太和街三山國王廟就擁有信眾近50萬人。

        臺灣的三山國王廟宇建筑,基本傳承了粵東建筑風格和工藝特色。如:臺南市立人路上的三山國王廟獨富特色,該廟又稱潮汕會館。它以臺灣現(xiàn)存唯一廣東式廟宇建筑而著稱,其格式與閩南風格迥異。興建此廟時,所用石材均運自潮州,其建造師傅,包括木雕師、石雕師、土木師(泥水師)之剪粘塑造等,均是一時之選,因而桁角木雕與設計制作風格,均具精美,風格特殊。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五日是三山國王的祀日,當?shù)孛耖g都要以五牲、鮮花、青果祭拜,獻演野臺戲,舉行盛大祭典膜拜,十分虔敬。昔時臺南市的三山國王廟還要在每年的上元節(jié)之夜,大事展出廣東特種的水仙花,供人欣賞,曾為臺南一時的盛況,可惜日本占據(jù)后遭受破壞。

        古往今來,臺灣同胞崇敬祖先,愛土愛鄉(xiāng),根植于共同的血脈和精神,扎根于共同的歷史和文化,維系于共同的連結和愿景,兩岸同胞骨肉天親,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灣島內有很多鄉(xiāng)鎮(zhèn)或村落,如高雄潮州鎮(zhèn)、苗栗郡、新竹縣等地,擁有祖籍廣泛的人緣、地緣、情緣認同基礎,形成了以三山國王信仰為特色的文化圈。它作為粵東傳統(tǒng)文化的承載,世代傳承,是臺灣粵籍移民族群的文化標志。臺胞們每逢回鄉(xiāng)探親,總是到故里的三山國王廟燒香敬拜,還捐款捐物給故鄉(xiāng)修建三山國王廟,幾乎所有各地三山國王廟的重修或重建,都有臺胞們獻了愛心。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臺灣“三山國王廟”尋根問祖團及散客絡繹不絕,信眾以前來霖田祖廟觀光交流、尋根問祖、進香朝拜為榮耀。多次大型組團到霖田祖廟進香朝拜的云霖、彰化、高雄等縣市,每次組團都達三百至四百人。2014年3月10日,來自臺灣三山國王宮廟聯(lián)合會27座宮廟的近500位信眾,來到揭西縣霖田祖廟祭祀?yún)荩@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臺胞謁祖祭祀活動。活動期間,臺灣三山國王宮廟聯(lián)合會會長、進香團團長潘俊光透露,“粵臺兩地目前正在策劃籌拍有關三山國王文化的影視劇,這是一種很好的合作形式,不僅能促進兩岸交流,還能將三山國王文化發(fā)揚光大,讓更多的人認識三山國王神靈”。

        三山國王信仰,已經(jīng)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信仰,三山國王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這是兩岸“神同源,文化同宗”的精神連結,是“人同根,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在潛移默化中推進了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隨著“海西”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xié)定》的簽署,海峽兩岸未來弘揚三山國王文化前景廣闊,以揭陽潮汕機場開通對臺直航航線為契機,以霖田祖廟為核心,以謁祖祭祀活動為紐帶,以三山國王文化論壇為平臺,加強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齊心協(xié)力促進共同發(fā)展。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時強調:“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鄧榮賢)

      分享到:
      編輯:雍紫薇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看欧美黄色大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色播影院性播免费看| 天天综合天天色|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91最新高端约会系列178|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免费欧洲毛片**老妇女|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大香焦伊人久久| 久久99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太深了灬太大了灬舒服|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龙珠全彩里番acg同人本子 | a毛片久久免费观看| 日韩女同互慰专区|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福利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99re99.nat|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