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不忘初心,讓人民過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2022-07-06 16:16: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凝聚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強大力量,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與光明網共同組織“實踐新論·非凡十年”網上理論傳播專欄,持續推出系列理論解讀文章和新媒體產品,充分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系統總結十年來“中國之治”的偉大成就,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作者:李旭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一個政黨對人民的使命擔當。回首十年,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不同時空不同表述,飽含的卻是一樣的愛民情懷。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基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車輪駛入快車道,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目前,我們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扎實推進,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互補性增強;城鎮棚戶區改造3961萬套,惠及9000多萬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000多萬戶,住房條件改善;1.8億左右的農村人口進城成為城鎮的常住人口。

        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用好財政稅收制度推動全國均衡發展。10年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科學技術支出累計7.1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超過29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累計23.11萬億元;加大民生支持力度,財政轉移支付向基層傾斜,向不發達地區傾斜。

        我國政府教育支出從2012年的2.12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82萬億元。這種增長不是“撒胡椒面”,而是在擴大支出的同時推進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教育水平歷史性提高,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縮小,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甚至超過了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學前教育毛入學率提升至88.1%,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

        政府衛生健康支出從2012年的8058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8659億元。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加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大幅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增效,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向全國,超過85%的縣級醫院具備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增強。

        政府社保就業支出從2012年的1.26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44萬億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300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比2012年增長近80%。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5:1。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養老金全國統籌邁出新步伐,養老保障體系覆蓋人口全球第一: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由7.9億增加到10.3億,發放標準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由5.4億增加到13.6億,報銷比例持續增加,居民醫保的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億城鄉居民。人民生活進入相對殷實富足階段。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好“蛋糕”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穩定的工作、滿意的收入,都仰賴一個平穩健康發展的經濟。10年來,我國經濟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正在沖擊高收入國家門檻。這個成績來之不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黨運籌帷幄,把握國內外大勢,適時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在危機中尋求主動。

        綜合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不斷完善。積極的財政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有效降低經濟周期波動影響,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精準實施減稅降費,2013—2021年,減輕企業負擔超8.8萬億元。科學安排政府債務規模,2015—2021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12.2萬億元,支持擴大有效投資。10年來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持續激發,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達9315萬戶。

        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支持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穩定。一是前瞻性降準,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二是引導貸款市場利率在比較低的水平上進一步下降,降低市場主體的融資成本,激發融資需求。三是出臺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2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再貸款、400億元的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同時對綠色、小微等薄弱環節精準支持。四是出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23條政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發展成為支撐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第一動力。2021年,全社會的研發費用是2012年的2.7倍,基礎研究費用是2012年的3.4倍。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10年上升22位。多款新冠疫苗、檢測試劑和治療藥物有力支撐了新冠疫情防控。疫情能防住,經濟能穩住,科技進步功不可沒。

        10年來,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有序運轉,產業鏈供應鏈在疫情中接受考驗;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資源全國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切好蛋糕共享發展成果

        既要發展生產做大“蛋糕”,又要調整分配切好“蛋糕”。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依靠共同奮斗過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反對福利主義,不搞劫富濟貧。第一,千方百計提高百姓工資等收入。把經濟增長主要建立在勞動報酬提高驅動的內需上,而不是出口或者隨著量的增加邊際效益遞減的投資;對投資依賴過多,會提高債務負擔,帶來現實或潛在的債務和經濟風險。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第二,以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在促進生產要素最優配置的過程中,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第三,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最大程度實現社保基金的互助共濟功能。保障是兜底的收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運用各種政策“調高補低”,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實現富裕。

        二是用稅收政策支持百姓過上幸福日子。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力度,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連續提高到15萬元,連續多次降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享受門檻,延續實施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支持政策,降低市場主體負擔,促進穩崗就業。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上億自然人納稅人稅收負擔明顯減輕,綜合所得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自然人納稅人,大部分不用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僅支持經濟健康發展,還直接減輕個人稅收負擔,增加群眾可支配收入。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沒有開放,就沒有進步,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這10年,我國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推動成立新開發銀行,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今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意味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落地。中國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國稅收協定網絡覆蓋112個國家和地區。發起建立首個稅收領域多邊國際稅收平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自主將關稅總水平從2010年的9.8%大幅降至7.4%,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12年以來,我們對外簽署9個新的自貿協定,包括和瑞士、韓國、澳大利亞等,大部分商定的關稅為零的商品比例達到90%以上。2012年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4.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二;2021年增至6.9萬億美元,連續兩年全球第一。

        一場世紀疫情把世界各國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病毒。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抗疫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加強互利合作,共贏多贏。如果說全國統一大市場可以讓要素在全國配置,全球合作則可以在更大范圍促進要素最優配置。人民群眾可以在更寬廣的空間欣賞各種文明,享受不同國家的產品和服務。

        世界風云多變,讓人民過上幸福日子的初心不改。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發展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大對薄弱環節、重點地區、困難群眾的傾斜力度,努力讓全體人民在高質量發展中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促進人民生活幸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一方面,千方百計增加百姓收入,只有收入增加了,才能提高消費;另一方面,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讓百姓敢消費。政府、企業、居民各得其所,經濟發展循環順暢,社會運轉安定和諧,中國經濟才會一步一步邁上新的大臺階。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日本xx18护土|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三级电影|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阅读| 男女抽搐一进一出无遮挡|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老司机永久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插插插| 99久久99视频| 女律师的堕落高清hd|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午夜性福利视频|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日批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国模吧一区二区|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日本三级s电影|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